对经济补偿有争议该如何解决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6 07:40:15 461 人看过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经济补偿的问题发生争议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解除劳动关系补偿标准是什么?

按实际情况,对于补偿标准,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另外,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关系。也就是在合同约定的期满前,用工双方合意解除劳动关系,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则不再履行。注意,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没有必要分清是谁的责任导致。但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

2、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这种情形劳动法做了规定。主要有两种情况:劳动者的行为违反《劳动法》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用人单位予以辞退而解除劳动合同;非因职工原因由用人单位辞退职工而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

3、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5日 03: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经济补偿相关文章
  • 经济补偿协议书怎么写?经济补偿个税如何计算?
    如果双方的劳动关系要解除了,涉及到相关的经济补偿,这种情况下就要写一个经济补偿协议书出来。双方各执一份,协议书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把有关的条例说清楚,补偿的时候就不会有其他的麻烦。且对于经济补偿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因此我们还需要了解经济补偿个税的计算。一、经济补偿协议书经济补偿协议书甲方:(公司)乙方:(员工)乙方身份证号:,年月日应聘进入甲方公司任一职;于年月日时,甲方与乙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就甲方按照乙方工龄支付乙方经济补偿金一事上,现甲、乙双方基于平等、自愿的立场上,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协议如下:一、甲方同意支付乙方经济补偿金,同时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甲方应于年月日前,支付乙方因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保险关系的经济补偿金。二、甲、乙双方同意,由甲方一次性支付乙方经济补偿金待遇;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共计人民币¥元整,从乙方签领该款时起,甲、乙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终结劳动、保险
    2023-04-23
    128人看过
  • 公司股份争议该如何解决?
    公司股权纠纷的起诉地点有以下的3种情况:1、如果当事人约定了明确的管辖地点的,那么要按照合同约定的为准;2、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管辖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那么会让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3、把公司列为被告的管辖的,那么会让公司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股东股权纠纷应该如何处理1、股东权益纠纷的几种处理方式,股权转让,创业者之间发生意见分岐或者其他矛盾,某一方退出或许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股权确认,在行使股东权益时却遇到障碍,在很多情况下就需要对股权作出确认,也就是要确认其在公司的股东身份。2、法律依据:《公司法》第七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
    2023-07-02
    399人看过
  • 劳动争议中的经济赔偿与经济补偿的界定
    经济补偿金,是指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在特定条件下向劳动者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经济偿金衣偿的情形、补偿的具体标准都有法律明确的规定经济补偿金只适用于用人单位向员工支付,法律没有规定员工向用人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金主要有:1、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存在过错主动离职的2、用人单位向芳动者提出解除芳动会同并与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3、劳动者有法定情形用人单位提前三+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的;4、用人单位依法需要进行经济裁员的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则是指用人单位或老员工因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反合同约定,造成对方经济损失而向对方支付的赔偿。与经济补偿金不同,经济赔偿金具有惩罚性,是一种惩罚性赔偿。适用情形主要是1、用人单位不支付工资和加班费,以及
    2023-07-17
    404人看过
  • 如何解决竞业限制是否涉及经济补偿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补偿金是违法的,对于该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竞业限制补偿金是否需要缴税企业支付给离职员工的竞业限制补偿金应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7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文件的规定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为:对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超过标准的部
    2023-07-23
    324人看过
  • 调解对经济犯罪解决有何作用?
    不可以。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部分自诉案件才可以调解,公诉案件一律不得调解,经济犯罪往往属于公诉案件。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本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三项规定的案件不适用调解。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羁押的,适用本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网络经济犯罪可以报警吗?网络上存在经济犯罪的,发现后应当及时报警。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受害人需要尽可能地保存好所有与诈骗分子进行联系地单据,比如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对方的身份信息账号等等。
    2023-07-05
    343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例:如何正确的给付经济补偿金
    如何正确的给付经济补偿金甲与乙是同乡,2001年12月乙投资新办公司,邀请甲加盟新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约定月薪为5000元。碍于情面,甲与乙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只由乙方出具了一份关于工资的说明,在说明里简单地列了甲到公司的日期、月薪、担任的职务,公司如何正确的给付经济补偿金甲与乙是同乡,2001年12月乙投资新办公司,邀请甲加盟新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约定月薪为5000元。碍于情面,甲与乙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只由乙方出具了一份关于工资的说明,在说明里简单地列了甲到公司的日期、月薪、担任的职务,公司落款盖章。为了偷避个人所得税,甲每月以个人的名义在公司工资单上签领工资800元,其余的4200元甲分别以多个朋友的名义(事实上与公司不存在任何关系)签领工资。同时,乙以为甲方偷避了个人所得税为由,要求甲自行承担全部的社会保险费(包括本应由企业承担的部分)。甲默许。2003年5月,因公司业务拓展不力、资金
    2023-08-17
    138人看过
  • 经济补偿金问题的争议焦点
    在《劳动合同法》的整个立法过程中,经济补偿金问题的争议焦点在于劳动合同终止是否也要支付补偿金。依照我国1994年《劳动法》的规定,在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除劳动者主观过错外,基本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约定终止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出现了劳动关系长期化与劳动合同短期化的矛盾后,希望通过补偿金制度予以校正的呼声渐高。围绕着终止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出现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劳动法》的制度安排是恰当的,合同终止没有必要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作为劳动法上的独特制度在现行劳动立法上的适用领域主要是劳动合同的解除情形,应该说适用范围的厘定还是比较准确的。《劳动合同法(草案)》将经济补偿金扩展适用于劳动合同终止情形,虽然突出保护了劳动者和有可能实现预期的克服劳动合同短期化的现象,但有违合同期限和效力原理,造成经济补偿金的变异,而且无疑加重了用人
    2023-06-10
    139人看过
  • 劳动争议有哪些种类,该如何解决
    按照劳动争议当事人人数多少的不同,可分为个人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个人劳动争议是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3人以上,有共同理由的劳动争议。一、劳动争议如何协商解决?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发生劳动争议后:(1)、企业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的,职工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三十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2)、当事人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六十日内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当事人不服裁决,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基层法院提起诉讼。二、劳动争议主体是指哪些方面的?劳动争议主体是指用人单位和本单位的劳动者。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
    2023-06-20
    230人看过
  • 劳动争议管辖权有异议具体该如何解决
    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权有异议的,可以及时提出,由劳动仲裁委审查;如果异议成立的,移交给有管辖权的仲裁委;不成立的,驳回当事人的异议申请;之后当事人对依法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及时去人民法院起诉。发生劳动争议如何解决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如果无法协商解决,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
    2023-08-13
    366人看过
  • 经济补偿金争议常见风险点及防范对策有哪些?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法国《劳动法典》称为辞退补偿金,俄罗斯《劳动法典》则称为解职金。我国劳动法、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以下简称《经济补偿办法》)等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该按照一定标准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额的经济补偿金。那么经济补偿金争议常见的风险点及防范对策有哪些?一、拖欠克扣劳动报酬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因拖欠克扣劳动报酬引起经济补偿金争议最终导致用人单位败诉的,败诉率达到50%。败诉后,用人单位须要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平均金额为23200元。因此,一旦拖欠克扣劳动报酬,用人单位面临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风险较大。但是,根据数据分析,用人单位仍有50%的胜诉可能。用人单位胜诉主要原因分析及相应风险
    2023-06-09
    448人看过
  • 当经济补偿金协商不成引争议时该怎么办
    江某原是**公司员工,双方于1998年4月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1998年4月7日-2002年4月6日。合同中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作了详细明确的约定。其中提到,一方解除合同不当应支付违约金1万元或违约期限x前一年工资总额30%。合同签订后双方一直顺利履行。1999年3月**公司发出文件,规定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违约金计算办法为违约期限x前一年公司月人均收入的30%。2001年,由于**公司的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效益大幅滑坡,于是**公司决定解聘部分员工,以节省费用开支。**公司遂于2001年7月向江某发出通知,称“因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公司拟提前解除与你所签劳动合同,现通知你办理离职手续,公司将根据有关规定支付合同违约金及经济补偿金”。江某收到通知书后,即移交了部分工作,并准备办理离职手续。在办理离职手续的过程中,双方对经济补偿金不持异议,但对违约金的给付标准意见不一,江某要求按劳动合同的规
    2023-06-18
    356人看过
  • 辞退争议——辞退员工的经济补偿
    〖案情〗傅某原系一上海外资软件公司的首席设计师,自1998年4月进公司。2001年11月1日突然接到公司通知:公司将搬至北京,员工愿随搬迁的继续留在公司工作,不愿搬迁的,公司将自11月底解除合同。傅某不愿随公司搬迁,于是公司于2001年12月初为傅某办理了退工手续,但补偿问题公司却拖延不决。傅某在多次与公司协商未果的情况下,申请了劳动仲裁。仲裁庭经审理后认为,公司搬迁至另一城市员工不随迁,公司据此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并无不当,但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支付的标准是按傅某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满半年不满一年的部分按一年计算。据此,仲裁庭作出了公司应支付傅某四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的裁决。〖评析〗本案仲裁裁决是准确的。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一些重大情势变化有时在所难免,比如本案中公司从上海搬至北京即较典型,在此情况下如果不允许劳动合同可以有条件地解除,对双方
    2023-06-09
    336人看过
  • 劳动合同解除以及经济补偿两大问题该如和解决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
    2023-06-01
    252人看过
  • 对于有期徒刑缓刑的争议如何解决
    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是指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缓刑期间,犯罪分子不需要坐牢,但出行受到一定限制,必须定期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备案。根据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检查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三)遵守检查机关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的,应当报检查机关批准。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会对孩子有影响吗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是缓刑两年之内没有违法犯罪行为,且符合缓刑执行规定的两年之后不用继续服刑;如果自判决生效日起两年之内累犯或者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以及违反缓刑服刑规定的要履行完一年的有期徒刑。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了,在其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在一定的考验期间内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
    2023-07-02
    205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争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济补偿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j的行为。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 我国劳动法、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 更多>

    #经济补偿
    相关咨询
    • 经济争议的解决方式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07
      1、经济纠纷,又称经济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经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2、经济案件的处理主要有仲裁和诉讼两种方式。 3、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之前或者发生之后达成书面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他们之间的纠纷提交给双方同意的仲裁机构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以解决纠纷的方法。 4、另一个处理方式是诉讼,也就是打官司。 5、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在经济诉讼中,它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审判权并履行
    • 劳动争议问题与用人单位解决争议的经济补偿金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3
      劳动争议: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工资;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需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每做满一年支付两个月的赔偿金;如不是违法解除的,按照劳动合同法解除的,但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每做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 劳动者就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争议,如何解决争议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03
      劳动者就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无法协商解决的,应当收集证据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
    • 公司争议解决期间可以申请经济补偿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08
      一、能否协商确定经济补偿金额虽然就劳动合同的是否解除,可以双方协商一致,就劳动合同具体哪天解除,双方可以协商确定。但就经济补偿的标准,双方的意思自治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双方就经济补偿可以法定标准之上协商确定,但是不得低于法定最低标准,如果低于最低标准的,也是无效的,必须按照最低标准执行。经济补偿其实跟最低工资一样,均属于劳动基准的范畴,就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一样,用人单
    • 如何解决征地补偿标准争议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27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