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继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04 00:40:26 419 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这一规定充分说明,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不可能取得所有权,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权的继承问题。

宅基地使用权是一种受限制的用益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法律赋予权利人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但没有赋予权利人对其土地的经营权和处置权,所以,土地使用权的继承将受到一定的限制。

宅基地继承申请

继承申请

我是村社村民(身份证号:),由于我亲人(称谓:)于年月日不幸过逝,留下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全安镇吼冲村

社房屋一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编号为:字第号。现在我与的法定继承人达成协议,协商将名下的房屋土地使用面积为

平方米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继承到我名下,申请继承过户面积为:平方米。恳请上级组织批准。

特此申请!

申请人:

2014年月日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22: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宅基地继承相关文章
  • 宅基地转让法律依据是什么?
    从受让的主体上,可以分为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让。如果受让方也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经过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则应当认定买卖行为有效。因为根据《宪法》第十条,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其所有权属于集体,而农民作为经济组织的成员,対于宅基地拥有的是用益物权,即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其处分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所以,如果事后经过农村集体组织同意,应当认定合同有效。反之,则应认定其合同无效。也就是说,对于此种情况,取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意,以及进行登记是转让有效的前提。而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人转让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为是无效的。理由是《宪法》第十条,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且宅基地使用权具有人身属性,
    2023-06-29
    180人看过
  • 五保户农村宅基地继承的依据是什么
    一、五保户农村宅基地继承的依据是什么?1、五保户农村宅基地不存在继承问题,去世后宅基地由集体收回。国家非常明确的规定了五保老人以后的生活所需完全由国家提供,老人的一切东西收归集体,当然包括承包地和宅基地。如果有巨额存款,国家也不让其成为五保户,钱款不多就还归老人支配,百年之后就收归集体了。2、农村五保户具备申请的条件,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二、遗产继承的范围有哪些?遗产必须符合三个特征:第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第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第三,必须是合法财产。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成为遗产。遗产包括以下几项:(l)公民的合法收入。如,工资、奖金、存款利息、从事合法经营的收入、继承或接受
    2023-05-22
    418人看过
  • 五保户农村宅基地继承的依据是什么
    一、五保户农村宅基地继承的依据是什么?1、五保户农村宅基地不存在继承问题,去世后宅基地由集体收回。国家非常明确的规定了五保老人以后的生活所需完全由国家提供,老人的一切东西收归集体,当然包括承包地和宅基地。如果有巨额存款,国家也不让其成为五保户,钱款不多就还归老人支配,百年之后就收归集体了。2、农村五保户具备申请的条件,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二、遗产继承的范围有哪些?遗产必须符合三个特征:第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第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第三,必须是合法财产。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成为遗产。遗产包括以下几项:(l)公民的合法收入。如,工资、奖金、存款利息、从事合法经营的收入、继承或接受
    2023-05-24
    462人看过
  • 五保户农村宅基地继承的依据是什么
    一、五保户农村宅基地继承的依据是什么?1、五保户农村宅基地不存在继承问题,去世后宅基地由集体收回。国家非常明确的规定了五保老人以后的生活所需完全由国家提供,老人的一切东西收归集体,当然包括承包地和宅基地。如果有巨额存款,国家也不让其成为五保户,钱款不多就还归老人支配,百年之后就收归集体了。2、农村五保户具备申请的条件,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二、遗产继承的范围有哪些?遗产必须符合三个特征:第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第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第三,必须是合法财产。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成为遗产。遗产包括以下几项:(l)公民的合法收入。如,工资、奖金、存款利息、从事合法经营的收入、继承或接受
    2023-05-27
    172人看过
  • 五保户农村宅基地继承的依据是什么
    1、五保户农村宅基地不存在继承问题,去世后宅基地由集体收回。国家非常明确的规定了五保老人以后的生活所需完全由国家提供,老人的一切东西收归集体,当然包括承包地和宅基地。如果有巨额存款,国家也不让其成为五保户,钱款不多就还归老人支配,百年之后就收归集体了。2、农村五保户具备申请的条件,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一、遗产继承的范围有哪些?遗产必须符合三个特征:第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第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第三,必须是合法财产。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成为遗产。遗产包括以下几项:(l)公民的合法收入。如,工资、奖金、存款利息、从事合法经营的收入、继承或接受赠予所得的财产。(2)公民的房屋、储蓄
    2023-02-19
    473人看过
  • 宅基地管理办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宅基地管理办法的法律依据是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家为了规范和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一、《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的具体内容(一)抓紧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抓紧编制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的总要求和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总原则,合理确定小城镇和农村村民点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经批准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予以公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已确定的村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做好村镇建设规划。(二)按规划从严控制村镇建设用地。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按规划、有计划地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对
    2023-03-23
    461人看过
换一批
#宅基地使用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宅基地的性质是集体土地,归村集体所有,村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属于遗产继承范围,不能继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村民个人所有,是可以被继承的。农村宅基地是仅限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符合规定的成员,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标准享受使用,用于建造... 更多>

    #宅基地继承
    相关咨询
    • 宅基地继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27
      宅基地所有权归村集体,不能继承。但是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继承,但有限制条件。《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六条“因依法转让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而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必须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变更登记申请,由原土地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登记”。
    • 继承宅基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30
      宅基地所有权归村集体,不能继承。但是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继承,但有限制条件。《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六条“因依法转让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而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必须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变更登记申请,由原土地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登记”。
    • 宅基地继承的法律依据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20
      宅基地使用权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一是用途限制。对已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人如需变更土地用途,必须依法经过批准。二是面积限制。《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积不能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三是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受法律限制。《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农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村集体所有
    • 宅基地继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样子的?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14
      1、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该规定表明法律并未禁止农民出租、出卖住房,而是在农村村民出卖住宅以后,农民丧失了再申请宅基地的权利。 2、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已经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或消灭时,应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手续”,该条款也表明了宅基地是可以转让的。综上所述。
    • 宅基地继承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什么的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13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使用权属于房屋所有人,农村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是基于“村民”的特定身份取得,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权,不能随意对宅基地进行处置所以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能被继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公民个人所有,可以继承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