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3 02:30:17 415 人看过

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在制定、修改或决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员工培训、劳动纪律、劳动定额管理等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用人单位应当与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计划和意见,并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执行过程中,工会或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通过协商向用人单位提出修改和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公布直接关系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决策,或者告知劳动者。

本法条文分析如下:

首先,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劳动规章制度。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为组织劳动过程和劳动管理而制定的规章制度的总和,也称为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是“法律”在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内容广泛,包括业主运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根据劳动部1997年11月发布的《关于实施新设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通知》,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工作时间和节假日、,员工奖惩等劳动管理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督促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当体现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奖惩的结合性,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他们将受到法律的惩罚。该法第80条规定:“用人单位直接关系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II规章制度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

规章制度的大部分内容都与员工的权利密切相关。允许员工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可以有效防止用人单位的武断行为,防止用人单位利用规章制度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关于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

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特点,也是世界各国企业管理的趋势。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了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方式、内容、形式和方式。《劳动法》第8条规定:“劳动者依法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会法第38条第1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研究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工会代表必须参加讨论工资、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的会议。《公司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公司研究决定改制经营中的重大问题时,在立法过程中,草案曾规定:“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由工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或者平等协商作出规定。“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决定直接关系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计划和意见,并通过与工会或工人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2。平等协商的内容。

包括与工人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劳动报酬和工资,包括工作时间、休息和休假、劳动安全和健康、保险和福利、员工培训、劳动纪律和劳动定额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劳动纪律和劳动定额管理;主要事项包括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员工培训等。具体配方工艺前言。

根据本条规定,规章制度的制定或重大事项的决定,应由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计划和意见,并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因此,本程序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由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计划和意见;第二步是与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平等协商确定工会或职工代表。一般来说,企业成立工会的,应当与企业工会协商;没有工会的,应当与职工代表协商。充分听取意见,民主办理后,由用人单位确定。这一程序只能说是“先民主后集中”

III.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的异议程序

发包人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不仅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也要合理,符合社会公德。在实践中,一些雇主的规章制度不是违法的,而是不合理和不适当的。比如,一些企业规章制度规定,一顿饭一天只能吃几分钟,可以上几次厕所,一次只能上几分钟,等等,这些虽然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但不合理,也应该有一个纠正机制。因此,本条规定,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职工认为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建议,并经协商修改完善。

四、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通知程序

规章制度是劳动合同的一部分。为了使工人能够遵守和执行,他们应该让工人知道。因此,根据该条,应向工人宣传或告知与工人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的决定。通知的方式有很多。在实践中,有的用人单位在企业的布告栏上张贴公告;一些雇主将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发送给工人;一些雇主向每位工人发放员工手册。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通知工人,以便遵守和实施。程序不合法,就不能作为处罚劳动者的制度依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2日 05: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规章相关文章
  • 公司规章制度制订程序及流程
    一、公司规章制度制订原则及程序1、程序合法:(1)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工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如果未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也未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既便规章制度内容合法,也经公示公告,用人单位遇到劳动仲裁将败诉。(2)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2、内容合法:用人单位制度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督促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规章制度应体现权利与义务的一致、奖励与惩罚结合,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否则,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如果规章制度不合法用人单位必定败诉。3、公告公
    2023-03-01
    245人看过
  • 劳动规章制度的概念
    一、履行民主程序,留有签到记录:单位的制定有关规章制度,需有员工参与讨论或提出意见的记录,这是履行民主程序的证据,对于要实施的与员工有关的单位规章制度或决定必须公示,可以通过开会的方式告知员工并留有员工参加会议的签到记录。同时,在新员工到职的一个月内,必须做一次已有规章制度的培训,并留有参训员工签到记录。二、适时订立合同,防止面临罚则:新员工到职的一个月内,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避免超过这个时间仍未订立书面合同,新员工利用《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要求单位支付每月二倍的工资。在职人员,合同到期前30天必须确定续订或终止意向。这也是保护公司利益。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必须在合同期到期的30天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避免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的事情出现。三、稳定员工队伍,倾向合同长期:劳动合同到期,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经营规划,建议专业岗位采用订
    2023-04-12
    409人看过
  • 劳动规章制度的特点
    一.严格履行劳动合同及违约应承担的责任。二.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到达工作岗位,按要求请休事假、病假、年休假、探亲假等。三.根据生产、工作岗位职责及规则,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四.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卫生规程五.节约原材料、爱护用人单位的财产和物品。六.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七.遵纪奖励与违纪惩罚规则。八.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规章制度及其他规则。一、特种设备管理办法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工作,规范作业人员考核发证程序,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2023-04-03
    65人看过
  • 企业建立规章制度的程序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就此法条分析如下:一、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企业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规章制度内容广泛,包括了用人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根据1997年11
    2023-05-01
    459人看过
  • 未经民主程序制定的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是否有效
    未经民主程序制定的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有效吗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依据,是用于奖惩员工的标杆,而制定程序上存有瑕疵的规章制度并不当然就是无效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用工管理和法院裁判的依据。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生效要件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制定,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职工的权利,即用人单位的经营权和用人权中必然含有规章制度的制定权;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国家的义务,即用人单位必须以制定规章制度作为其行使经营权和用人权的一种主要方式。当然,有权利就有约束,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侵害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下列严格的条件才能生效。1.规章制度的内容合法2.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合法3.规章制度制定后应向劳动者公示经过民主程
    2023-02-24
    415人看过
  • 未经民主程序制定的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是否有效
    未经民主程序制定的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有效吗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依据,是用于奖惩员工的标杆,而制定程序上存有瑕疵的规章制度并不当然就是无效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用工管理和法院裁判的依据。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生效要件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制定,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职工的权利,即用人单位的经营权和用人权中必然含有规章制度的制定权;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国家的义务,即用人单位必须以制定规章制度作为其行使经营权和用人权的一种主要方式。当然,有权利就有约束,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侵害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下列严格的条件才能生效。1.规章制度的内容合法2.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合法3.规章制度制定后应向劳动者公示经过民主程
    2023-04-27
    375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规章
    相关咨询
    • 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2-26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这里对规章制度的民主程序提出了三个步骤,职工代表大会或
    • 单位规章制度未通过民主程序制度是否属于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定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0
      《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薪金奖惩制度属于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
    • 单位规章制度未通过民主程序制度是否属于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定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23
      《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薪金奖惩制度属于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
    • 单位规章制度未通过民主程序制度是否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05
      《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薪金奖惩制度属于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
    • 未经民主程序制定的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有效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08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依据,是用于奖惩员工的标杆,而制定程序上存有瑕疵的规章制度并不当然就是无效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用工管理和法院裁判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