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官员在国土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土部等14个部委已经联合成立小产权房整治处理领导小组,目前正在研究制订小产权房处理政策方案。
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建立以来,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界定。在现行制度下,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受损主要来源于土地的国家征用、集体支配和土地关系立法的不完备。为此,从2007年6月建设部针对小产房作出风险提示,国土部高调表示违规小产权房将拆除,到2007年年底,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讨论,国家有关部门对小产权房的关注逐步升温。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低价小产权房的存在,折射出的正是一些地方房价的虚高。在某种程度上,小产权房为城市中的一些低收入阶层解决了居住问题。就此而言,为小产权房寻找一条出路也是现实的选择。
农村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已经运行了30年,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暴露出的问题,可以说为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关系立法提供了现实的基础;近年来,学术界和政策研究部门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使用权等重要范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对完善土地关系立法提出了不少建议。同时,市场经济国家成功的土地产权制度设计也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也就是说创新我国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对小产权房加以确权,应该说是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比如,以往有观点认为,为小产权房确权有法律障碍,因为我国土地法有规定,出售农民私宅将对农村集体组织所享有土地所有权造成侵害。不过,对此有专家指出,城市居民购买住房也仅是购买房屋所有权,而并不包含土地所有权,城市住宅的房屋所有权和土地所有权根据目前法律也是相分离的,从这一点上说,为小产权房确权完全可以比照城市做法,将小产权房所有权和集体所有的宅基地所有权分离开来,并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
因此,为小产权房寻找一条制度出路,即为沉疴缠身的中国房地产寻出路。适当放开小产权房背后的土地及房源供应量,可以缓解相对紧张的城市土地商品化供应,还可以保护农民合法财产产权及支配权利。
-
深圳小产权房制度有哪些?
120人看过
-
小产权房屋如何出售,出售小产权房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442人看过
-
路的制度与制度的路
245人看过
-
小产权房怎么卖?出售小产权房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486人看过
-
“小产权房”和“乡产权房”叫停缘起土地制度冲突
157人看过
-
小产权房需要交土地出让金吗?
88人看过
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办理国家土地使用权证,无法获得国家认可的房屋产权证。 由于小产权房的建设用地为农村集体土地,因此无法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交易,只能在农村内部进行流通。 由于小产权房无法办理正式的房屋产权证,因此存在较大... 更多>
-
小产权房制度是哪个政策青海在线咨询 2022-09-08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也叫“乡产权房”。事实上,“小产权房”并不在法律概念内,它只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俗称。因为该没有国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国土房管局不会给备案,没有,购房者手里的产权证并没有真正合法有效的产权证。《关于农村集体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中有明确规定,对于借户籍制度改革或者擅自
-
房屋出租资产管理制度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1房屋所有权人将房屋出租给承租人居住或提供给他人从事经营活动及以合作方式与他人从事经营活动的,均应遵守本办法。 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依照本办法将承租房屋转移。
-
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湖北在线咨询 2021-12-27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完善产权制度现代公司制度中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果按照排他性程度的差异,产权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一是私有产权,即具有完全的排他性,私有产权主体拥有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排他性选择的权力;二是社团产权,即部分人共同拥有的财产所有权,在社团内部无排他性,但社团成员取得社团产权是有条件的,同时社团产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是国有产权,产权制度即其产权主体是政府,中央政府是国有产权
-
买小产权房要注意什么小产权房签合同需要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31在合同里面要注意: 1、合同当事人。 2、标的。标的是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在房屋买卖合同中,标的就是房屋。 3、房屋的价格及付款时间约定。 4、交房期限。 5、权利担保。 6、违约责任。 7、合同双方认为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农村宅基地属集体所有,村民对宅基地只享有使用权,农民将房屋卖给城市居民的买卖行为不受到法律的认可与保护,即不能
-
小作坊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是需要建立食品出厂检验制度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22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制度。具备检验能力的,应当按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并做好原始检验记录,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销售,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处理。不具备检验能力的,应当在首次出厂销售前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全项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销售,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处理。委托全项检验每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