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有休息和享受什么的权利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9 19:41:37 214 人看过

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一、劳动者权益有哪些

劳动者享有广泛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二、员工在试用期内可以休假吗

员工在试用期内可以休假,劳动者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试用期的员工也属于劳动者,所以劳动者在试用期也有休假的权利。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用人单位可以在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延长工作时间,每天不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健康的情况下,每天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三、劳动法中休息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0日 20:2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劳动者享有7种休假权力
    1、法定节假日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我国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共10天,其中新年1天(1月1日)、春节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劳动节3天(5月1日、2日、3日)和国庆节3天(10月1日、2日、3日)。2、带薪年休假《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目前国务院还没有发布带薪年休假规定,只是各地有地方规定,如《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的职工,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休假时间按本企业工龄计算:工作满一年未满五年者5天;满五年未满十年者7天;满十年未满二十年者10天;满二十年以上者14天”。3、病假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等有关规定,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的病假假期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
    2023-05-05
    150人看过
  • 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注意方面
    1、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对实行计件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这一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劳动者的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2、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3、我国法定休假日,从2008年1月1日起,包括新年(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各1天,春节和国庆节各3天,全年合计11天。我国法定休息日,包括每周的周六和周日,全年按52周104天计算。4、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外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当按以下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
    2023-03-26
    112人看过
  • 有关劳动者的休息权有什么规定吗?
    为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不受侵犯,《劳动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也就是说,用人单位要安排加班,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并取得同意是必经的程序,否则,用人单位强行让劳动者加班加点,便是一种违法行为,即使是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在确定加班时间的长短时也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然而,现实生活中劳动者享受到的休息有时往往却是另一回事。一些单位的领导假日意识不强,随意让员工加班加点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着;少数企业甚至变相限制劳动者人身自由,强迫超时加班或者以扣发月度奖、重罚等经济手段胁迫工人超时加班;一些外来务工者经常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为老板加班加点干活,同时却得不到《劳动法》规定的加班费;也有一些公司职员,只要能挣到更多的钱,拿到更多的薪水,休息是次要的,将自身的身心健康置之度外。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也是保障劳动者的
    2023-06-05
    106人看过
  • 劳动者休息权的内容
    劳动者的休息权具体如下:1、体整权,是指劳动者在体能和脑能的承受范围内连续工作一定时间后所享有的暂停工作,进行歇息和整理的权利;2、休假权,即劳动者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所享有的停止工作一日以上,以休闲、处理家务及个人事务或参加进修、学习等的权利;3、休闲权,即休养权,是指劳动者通过积极的活动或者消极的静养等方式享受闲暇的权利;4、安宁权,指居民的休息以及个人生活不受他人非法干涉和骚扰的权利。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是如何规定的劳动者的休息休假的规定是:1.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2.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
    2023-07-19
    425人看过
  • 所有劳动者和公民都能平等享受社会保险权利
    (任宝宣)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4部法律。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方面负责人就会议表决通过的法律的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胡晓义副部长出席发布会,并(任宝宣)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4部法律。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方面负责人就会议表决通过的法律的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胡晓义副部长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在回答本报记者《社会保险法》第63条关于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的财产,以抵缴社会保险费的提问时,胡晓义指出,这一条规定强化了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的手段。如果在社会保险费的缴费上没有强制手段的话,社会保险这样一
    2023-06-09
    412人看过
  • 退休人员再聘期间不再享受全部劳动者权利
    新华网福州7月9日电(陈立烽、俞薇)达到年龄退休后再就业,是否享受全部劳动者权利呢?福建省龙岩市一个案例表明,用人单位聘用已超过劳动年龄及已退休的人员在解除聘用关系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苏某原是福建龙岩市某除尘设备公司员工,于2002年5月办理了退休手续,并享受退休待遇。同年7月苏某被某服装厂聘为仓库管理员,并签订了5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苏某在聘用期间的月工资为800元,未再作其他约定。2006年4月,服装厂以苏某年纪大,不能胜任岗位职责为由,将苏某解聘。苏某认为服装厂在合同期未满的情况下,以其不能胜任岗位职责为由,单方将其解聘依据不足,因此诉请要求服装厂支付其经济补偿金,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金。该案经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苏某受聘于服装厂时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且已享受退休待遇,其诉讼请求不属于有关劳动法律法规调整的范围,遂判决驳回了苏某的诉讼请求。一审判决后,苏某不服,向福建省龙岩市中级人
    2023-06-09
    260人看过
  •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享有什么权利
    一、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享有什么权利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在享有上述权利时,还有相关特殊规定:(一)可以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后签订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履行;(二)不得约定试用期;(三)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终止用工,但是不能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四)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五)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二、非全日制最低小时工资《劳动合同法》中有明确规定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
    2023-06-16
    148人看过
  • 劳动者是否享有法定节假日休息?
    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休息。法定节假日一般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劳动者享有什么权利?(一)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人人生而平等,每个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获得职业的权利。劳动是人们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劳动就业权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叁加社会劳动和切实保证按劳取酬的权利。公民的劳动就业权是公民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如果公民的劳动就业权不能实现,其他一切权利也就失去了基础。(二)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才能、爱好的职业。选择职业的权利是劳动者劳动权利的体现,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作为就业的主体,具有
    2023-07-18
    425人看过
  • 事实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能够享受劳动保障权利吗?
    案例:李某是某公司的一名女工,从20岁开始就在公司工作,在公司从事过多种工作。在10多年的工作中,公司一直没有和她签订劳动合同,也没为她缴纳过任何社会保险。更不能容忍的是,在她产假期间,公司不但没有发给工资,而且还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将她辞退,使她的生活陷入困境。即便是临时工,但在单位工作这么多年,单位能随意解除劳动关系吗?分析:依据以上所述的情况,虽然当事人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他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劳动保障权利应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用人单位应该依法为当事人办理相应的社会保险。同时可以肯定地说,女职工生育权利同样受国家法律保护,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该按时足额向当事人发放工资。至于上面所说的产假期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是否合法,《劳动法》第29条有明确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能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所以,当事人所在的用人单位的做法
    2023-06-24
    166人看过
  • 劳动者离职后仍可享有的权利
    劳动者离职要未休假工资正当胡某系某公司员工,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前不久,双方的劳动合同因到期而终止。不久,胡某突然想起,自己在上一年中并没有休过年休假,遂要求公司对此给予补偿,但遭公司拒绝。理由是当年不休过期作废,更何况公司并没有阻止胡某休假,而是胡某根本就没有要求过休假。点评:公司的观点是错误的。首先,《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3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胡某在公司工作已超过1年,自然享受5天的年休假。而该条例第5条规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即安排职工休年休假,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而非取决于劳动者是否提出。公司也就不能拿胡某未曾要求说事。其次,《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12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
    2023-04-22
    391人看过
  • 劳动者能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条件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一、2022劳动法对年假的规定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
    2023-03-20
    313人看过
  • 退休返聘的劳动者无法享受带薪年休假
    近日,成都读者张某来电话咨询,他已退休,由于身体很好和单位需要他这样的人才,现受聘一家单位上班,并签有返聘合同。他问,他能与其它公司员工一样享受年休假?同时德阳某公司人力资源部李某也来电话咨询,所有用工关系的劳动者都享有带薪年休假吗?就张某和李某咨询的问题,本报政策咨询台特邀请相关律师回答如下: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规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享受基本退休养老待遇是劳动关系终止的法定条件,劳动者从而进入社会保障体系,不再受劳动法的调整。至于退休返聘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自愿基础上签订的服务合同。所以,退休返聘的员工与单位建立的关系一般作为劳动关系,在现实实践中大都处理为雇佣关系。因此,退休返聘的劳动者都无法享受带薪年休假。另一个问题是:所有用工关系的劳动者都可享有带薪年休假吗?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
    2023-06-09
    148人看过
  • 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无法享受休年假呢
    劳动者在下列情况下无法享受休年假:劳动者已经依法享受了寒暑假,且该假期天数高于年假天数的;劳动者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或者劳动者的累计工龄超过20年,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等。一、老员工年假计算老员工年假计算如下:1、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下称年休假);2、其中,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假。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百分之三百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二、请过陪产假的还能休年休吗?请过陪产假的还能休年假。年假指给职工一年一次的假期。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凡连
    2023-06-20
    164人看过
  •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吗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劳动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第五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第六条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2023-04-21
    152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2022年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和义务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21
      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 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吗, 劳动法所保护的工作时间和休息的规定是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8
      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宪法和劳动法所保护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剥夺劳动者休息的权利,但是如果单位需要也可以与劳动者协商,轮流休假,并按法律规定支付给劳动者300%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
    • 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这种权利属于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04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是属于授权性法律规范,授权性规范,就是规定人们可以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按其规定的不同内容,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授予公民或法人某种权利;二是授予国家机关、公职人员某种权力(职权)。
    • 劳动者是否享有带薪年休假的权利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2-12
      首先要弄清楚带薪年休假的本质,或者说是劳动者享受带薪年休假权利的实质要件。通俗地讲,休息权是劳动者在劳动中经过一定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之后,依法享有的获得恢复体力、脑力以及用于娱乐和自己支配的必要时间的权利。它与法定节假日、休息日等假期具有相同性质,为的是充分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因此,在企业安排职工待岗的情况下,劳动者是否仍然享有带薪年休假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劳动者是否提供劳动;二是劳动者是否享有正
    • 劳动者依法享有什么就业权利劳动者有什么权利劳动权什么是就业权?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3
      《劳动法》进一步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一、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劳动权,也称劳动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职业的权利。劳动是人们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是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源泉,它是有劳动能力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