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下的劳动者竞业限制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6 14:04:08 186 人看过

法律规定的竞业禁止行为有:竞业禁止的时间是劳动者的在职期间与离职后的两年。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用人单位无权要求劳动者承担竞业禁止义务

案情回放:

云水公司于2005年10月8日与王某签订了《劳动合同》及《保密协议》。《劳动合同》的期限自2005年10月8日至2007年10月7日止。《劳动合同》第十条乙方的承诺与保证中及《保密协议》第8条中均约定了王某负有竞业禁止义务,要求王某在负有竞业禁止义务的期间内,即自2006年2月9日至2009年2月8日3年内不得到与云水公司业务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任职。《劳动合同》中还约定了每位员工入职起的月度工资总额中含有5%作为同业禁止的补偿金。王某于2006年1月18日提出辞职申请。2006年2月8日,云水公司与王某解除了劳动关系。然而在王某离职后其到与云水公司业务存在竞争关系的A公司赴任。云水公司了解到王某的情况后诉至法院,要求王某依据《劳动合同》、《保密协议》的约定,支付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违约金10万元。但王某认为尽管合同约定了公司中含有补偿金,但公司的工资中并无补偿金这一列项,所以在用人单位没有提供补偿的情况下,其不负有竞业禁止的义务。那么,云水公司是否有权向王某主张违约金呢?

法官说法: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可以看出,竞业禁止协议是双方互负有对价给付义务的双务合同,如一方在履行过程中未履行合同义务,其享有的合同权利即应归于消灭,相对方的合同债务亦应被免除。也就是说,竞业禁止协议在约定劳动者负有竞业禁止义务的同时亦应约定用人单位负有给付劳动者相应补偿之义务。就本案而言,尽管云水公司与王某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每位员工入职起的月度工资总额中含有5%作为同业禁止的补偿金,但依据云水公司提供的王某工资条可以看出,该工资包含的各款项名目中并无竞业禁止补偿金的列项。《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支付周期编制工资支付记录表,并至少保存两年备查。工资支付记录表应当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名称、劳动者姓名、支付时间以及支付项目和金额、加班工资金额、应发金额、扣除项目和金额、实发金额等事项。劳动者有权查询本人的工资支付记录。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用人单位的工资记录表应对支付项目逐一列明,此系用人单位的基本义务。本案中,劳动合同中关于工资内包含竞业禁止补偿的约定应当与工资列项相互对应,也就是说,工资表中未列明的项目应视为用人单位并未支付该笔工资。故法院对于云水公司所持其支付王某的工资中已含有竞业禁止补偿金的主张未予认可,从而对其诉讼请求依法予以驳回。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看,该法实行后,即便用人单位在工资中列项支付补偿金亦属违法,因法律规定补偿金应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支付给劳动者,也就是说,这项义务的履行首先是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其次是要按月履行,过去通行的一次性给付或者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含在工资中的作法均属违法,不应再沿袭采用。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的是,竞业禁止年限不得超过两年。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9日 03: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竞业限制相关文章
  • 劳动合同法:竞业限制的规定
    [1]竞业限制条款——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2]竞业限制的人员——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备注]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3]竞业限制期限——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依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备注]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3-06-09
    175人看过
  • 竞业限制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与负责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知识产权归属协议或者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也就说,劳动者在合同终止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再次参与经营类似业务或者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公司法竞业限制的规定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劳动者对企业的忠实义务,是劳动法的重要内容。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水高、权力多、责任大,所以必须对公司承担广泛的善意义务和忠实义务。这种义务的必要性,使其与劳动法上的约定义务相对,强化到了法律规定高度。《中华
    2023-07-01
    224人看过
  • 竞业限制的法律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一、劳动合同法竞业限制条款是什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
    2023-04-04
    498人看过
  • 竞业限制的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限制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业务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本条是关于竞业限制的范围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知悉其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除后的一定期限内,劳动者不得到生产与本单位同类产品或者经营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与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者业务。尽管有些信息在劳动合同期间未经允许,劳动者不得披露给第三方或者复制,但是如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凭记忆而掌握这些信息,则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可
    2023-06-09
    454人看过
  • 竞业限制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一、竞业限制的主体有谁很多企业对竞业限制存在误解,比如认为签订《保密协议》就能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不论
    2023-03-30
    235人看过
  • 竞业限制只限制劳动者是否合法
    竞业限制只对劳动者进行限制,没有规定用人单位义务的,属于显失公平的协议,该协议不合法,劳动者可以申请撤销。如果没有申请撤销,履行相应义务的,不影响劳动者主张经济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六条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前款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一、约定竞业限制应符合哪些条件竞业限制的
    2023-02-26
    315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竞业禁止是用人单位对员工采取的保护其商业秘密的法律措施。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限制和禁止员工在本单位工作期间同时在业务竞争单位工作,限制和禁止员工离职后从事与本单位竞争的业务。... 更多>

    #竞业限制
    相关咨询
    • 竞业限制期限是指劳动者对竞业限制的约定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9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于竞业限制期限的约定最长不得超过两年。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 竞业限制劳动者违反约定竞业限制的赔偿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11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法律责任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24
      1.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11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的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11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时,除另有约定外,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或者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