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主体的概念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7 11:41:36 258 人看过

亦称著作权人,即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国家也可能成为著作权主体。

1、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划分依据是著作权的取得方式

原始主体:指在作品完成后,直接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在不存在其他基础性权利的前提下对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一般情况下为作者,特殊情况下作者以外的自然人或组织也可能成为著作权原始主体。

继受主体: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权的人。

区别:

(1)概念不同。

(2)取得方式:原不以继为存在前提,但继享有的权利却是从原处取得的,并以他人原有著作权的合法存在为条件。

(3)著作权是否完整:原所享有的著作权之完整性比继的权利表现得充分,因为继绝对不可能享有完整著作权,只能取得著作财产权的部分或全部,而不能取得著作人身权。

2、内国主体与外国主体。以著作权人所具有的国籍为标准而分类。

区别:由于著作权法具有非常严格的地域性,因此内与外待遇差异明显。

(1)保护条件不同:中国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的作品无论是否发表,依据著作权法直接取得保护;外国人的作品若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依照我国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

(2)作品首次发表的规定不同:中国作者的作品的首次发表,指作品首次在中国境内或境外发表。对外国作者来说,其作品首次在中国境内发表,指外国人未发表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或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外出版后,30天内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也被视为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或外国人的作品未发表,但经授权改编,编译后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也视为该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

(3)著作权保护期的起算不同:中国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作品,其著作权从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其著作权保护期自首次发表之日起计算。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其保护期根据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及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来确定。

3、完整的著作权主体与部分的著作权主体。根据主体所享有的著作权的完整程度不同而划分的。

完整主体:指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全部著作财产权和著作人身权的作者。

部分主体:指通过转让或继承关系而取得部分著作权的人。

(1)创作作品的作者一般都是完整的著作权主体。如果作者将自己的著作财产权的一部或全部转让给他人,自己只有部分著作财产权或著作人身权,此时作者也就成了部分著作权主体。

(2)在某些情况下,作者甚至可能不是或不再是著作权主体,如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将法人视为作者的情况,事实上的自然人作者就不是著作权主体。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21: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著作权相关文章
  • 侵犯著作权罪的概念是什么?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着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着作权和与着作权有关的权益。所谓着作权,也称版权,是作者或其他着作权人对已经创作出来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侵犯着作权和与着作权有关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只有下列四种侵权行为可以构成本罪:1.未经着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行为。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行为。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行为。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经国家批准和未经国家批准从事出版、发行活动的单位。(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营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出于过失,如误认为他人作品已过保护期而复制发行
    2023-03-06
    281人看过
  • 侵犯著作权罪的概念是什么
    一、什么是侵犯著作权罪?侵犯著作权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权管理法律法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所谓著作权,也称版权,是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已经创作出来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二、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构成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包括国家对著作权的管理制度,也包括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依法享有的著作权。2、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权管理法律法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侵犯他人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所谓“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是指没有得到著作权人授权或者伪造、涂改著作权人授权许可文件或者超出授权许可范围的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
    2023-04-13
    203人看过
  • 著作权侵权行为概念是什么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又无法律上的依据,使用他人作品或行使著作权人专有权的行为。著作权侵权有直接侵权、第三人责任、违约侵权和仅侵犯作者的精神权利等等。根据其情节、危害后果以及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著作权法把所有著作权侵权行为区分为两大类。根据《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版权管理机关可以受理涉及数十种侵权行为的案件,并做出行政处罚。受理案件可根据权利人的申请、投诉,也可根据举报人的举报,或主动对市场的侵权事实进行查处,对侵权案件的行政处罚种类有以下几种:1、没收违法所得;2、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3、罚款;4、情节严重的,没收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版权管理机关可根据侵权事实所造成的后果,即侵权行为对被侵权人和对公共利益的损害程度大小,决定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处罚。一、著作权侵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所侵害的标的应当在着著权法保护的范围
    2023-02-18
    489人看过
  • 著作权民事裁定的概念是什么?
    一、著作权民事裁定的概念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凡是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也依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著作权。二、侵犯著作权如何进行民事裁定侵犯著作权的民事制裁,是指侵犯著作权的人被人民法院依法给予上述的一项或几项处罚;(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3)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4)未经录音录像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5)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
    2023-04-13
    345人看过
  • 加强著作权保护的概念是什么
    一、著作权保护版权保护,又称著作权,最终目的不是“如何防止使用”,而是“如何控制使用”,版权法的实质是一种控制作品使用的机制。中国因特网版权保护的关键是在促进网络发展和保护著作权人利益间寻求平衡,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这方面的立法。二、简介版权,又称著作权,包含以下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在我国,著作权是从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的,人身权利中除了发表权外没有期限限制,发表权一经行使即穷竭,如果在作者死后50年内不发表,就不再保护。财产权利的保护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如果作品创作完成后50年未发表的,不再保护;另外,法人和其他组织视为作者的作品以及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和摄影作品和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保护期都是作品首次发表之日
    2023-04-13
    351人看过
  • 出版专业著作权的概念是什么?
    一、出版专业著作权的概念是什么?著作权是法律赋予作者因创作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享有的专有权利。享有著作权的主体主要是作者,也可以是除作者之外的其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著作权的内容主要是著作权人的权利义务。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如发表权、署名权、广播权、放映权等,同时,著作权人也应尽一定的义务,即对其权利作了适当的限制。作品的形式有很多,有音乐、文字、摄影、美术等等,而往往作者创造的作品是需要大量的心血。著作权就是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法定权利。著作权是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属于无形财产权。享有著作权的作者可以决定是否对他的作品进行著作权意义上的使用,在我国,只要发表就会受到保护。二、保护著作权的措施有什么?1、政府方面的保护:国家需要对网络环境进行治理,要取缔关闭从事侵权活动的非法网站,这样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打击盗版和盗著作权的行为,还要
    2023-04-13
    203人看过
换一批
#著作权法
北京
律师推荐
    #著作权法 知识导航
    展开
    #著作权
    词条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我国《著作权法》称之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更多>

    #著作权
    相关咨询
    • 著作权主体和客体的概念是什么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15
      著作权是法律赋予作者因创作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的主体主要是作者,也可以是除作者之外的其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内的作品。 著作权的内容主要是著作权人的权利义务。 著作权的特点: (一)作者因创作作品自动产生著作权,不必履行登记、注册手续; (二)专有性; (三)地域性; (四)时间性。
    • 著作权的概念与主体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11
      著作权是法律赋予作者因创作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的主体主要是作者,也可以是除作者之外的其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内的作品。 著作权的内容主要是著作权人的权利义务。 著作权的特点: (一)作者因创作作品自动产生著作权,不必履行登记、注册手续; (二)专有性; (三)地域性; (四)时间性。
    • 著作权的概念主体客体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3
      著作权是法律赋予作者因创作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的主体主要是作者,也可以是除作者之外的其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内的作品。 著作权的内容主要是著作权人的权利义务。 著作权的特点: (一)作者因创作作品自动产生著作权,不必履行登记、注册手续; (二)专有性; (三)地域性; (四)时间性。
    • 著作权的概念是什么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31
      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等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著作权,仅指作者对其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广义的著作权既包括狭义的著作权内容,还包括著作邻接权,即作品传播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如艺术表演者的权利、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图书和报刊出版者的权利等。
    • 著作权的概念是什么?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22
      著作权过去称为版权。版权最初的涵义是 copyright(版和权),也就是复制权。此乃因过去印刷术的不普及,当时社会认为附随于著作物最重要之权利莫过于将之印刷出版之权,故有此称呼。不过随着时代演进及科技的进步,著作的种类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