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作品的使用范围与公共利益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2 15:11:09 106 人看过

著作权作品使用范围,具体如下: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发表的著作权作品;

2、为介绍、评论作品或说明问题,适当引用他人发表的著作权作品;

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书刊、电视节目中难免会使用他人发表的著作权作品;

4、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发表、播出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或者公众集会发表的讲话;

5、对于学校课堂教学或科研,教学和科研人员翻译或复制少量已发表的作品;

6、国家机关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发表的作品执行公务;

7、为了展示和保存作品的需要,图书馆和美术馆复制了图书馆的收藏作品;

8、免费表演已发表的作品;

9、临摹、绘画、拍摄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

将已发表的作品改为盲文或少数民族文字出版。

作品著作权如何查询

查询著作权是指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已登记的著作权数据库中进行档案或主题查询,可以登录“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官网进行查询。

《著作权法》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出版、演出和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该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16: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著作权相关文章
  • 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范围
    著作权合理使用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范围。对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适用于他人已发表的作品。为了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解释某一问题,应当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发表的作品。为了报道时事新闻,不可避免地要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转载或引用已发表的作品。报纸、广播等媒体刊播其他媒体刊登的有关政治、经济、宗教等问题的时事文章,除非作者声明不允许发表或广播。报纸、期刊、广播电台和其他媒体刊登或广播在公开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表示不能接受除了那些可能出版或广播的。课堂教学、科研,翻译、复制少量已发表的教学、科研著作不允许发表。国家机关不履行公务的,应当在合理的范围内适用已发表的著作。因展示或保存版本的需要,副本应被政府接受这是一个作品集。免费演出已发表的作品,不向公众收费,表演者也不领取报酬。复制、绘画、摄影、录像在户外公共场所设置或者展示的艺术作品。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中文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民族语言作品在中国出
    2023-05-07
    380人看过
  •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范围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适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4、报纸、电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媒体发表的有关政治、经济、宗教等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是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5、报纸、期刊、**电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是作者声明不得刊登、播放的除外。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是不得出版发行。7、国家机关未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适用已经发表的作品。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官收藏的作品。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品进行临
    2023-06-11
    87人看过
  • 著作权保护作品的范围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书面作品、口头作品、音乐、戏剧、摄影作品、艺术作品等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本法所称作品,包括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其他下列形式的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头作品;(三)音乐、戏剧、民间艺术作品,舞蹈和杂技(4)艺术和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类似电影制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原理图和其他图形作品、模型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2023-05-07
    453人看过
  • 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范围
    著作权的保护主要包括著作权的基本原则、著作权的主体保护、著作权保护的客体、著作权保护的内容、著作权保护的期限以及侵权的相关:一、文字作品:文字作品是指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或其他相当于语言文字的符号来表达作者感情、思想的作品。二、口述作品:口述作品是指以口头语言创作的、未以任何物质载体固定的作品,如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祝词、布道等。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1、音乐作品:音乐作品,这是指能够演唱或演奏以旋律节奏、合声进行组合,以乐谱或歌词表达作者思想的作品,如民歌、通俗歌曲、流行歌曲、交响曲、弦乐曲、爵士乐、吹打乐等。2、戏剧、曲艺作品:戏剧作品不是指一台演出的完整的戏,而是指演出这台戏的剧本。伯尔尼公约也将戏剧作品定为剧本。3、舞蹈作品:舞蹈作品指的是舞蹈的动作设计及程序的编排,它可以用文字或其他方式来记载。4、杂技艺术作品:依《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杂技艺术作品,是指
    2023-04-30
    173人看过
  • 著作权作品合理使用权与成本-—收益模型
    著作权作品合理使用权与成本—收益模型在产权经济学那里,诸如著作权作品的合理使用权制度、著作权作品的强制许可制度等的设定,都可视为是某种经济行为,因而可以置入一个成本—收益模型中加以分析,上述制度通过产权设定、利用、保护等多种手段,改变了著作权作品的权利资源的分配方式,降低了著作权作品交换的交易成本,促使著作权作品效用的充分实现,给社会带来经济收益;这即是收益评价。同时,上述制度又需要由社会进行监督和实施,因而要支出一定的费用,但显然比“市场失灵”下的交易成本低得多。它可能只是社会所实际负担的著作权立法及实施费用,如因执法者行为而使市场主体承担的著作权管理费用、侵权处理费等,这即是成本评价。“市场失灵”带来的外在成本,与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投入即私人成本不同,外在成本是外部强加于生产经营者的额外费用。微观经济学认为,外部因素是市场失灵的来源,市场内部交换是自愿和互利的,而外在市场交换的经济效应
    2023-04-27
    228人看过
  • 汇编作品著作权权利范围有哪些
    包括注释权、整理权和权。汇编者对汇编所形成的作品,应享有著作权。汇编权是指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断进行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一、职务作品和单位作品的区别单位作品和职务作品,由于作品的创作者不同,著作权归属当然也不相同。单位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单位作为作品创作者享有原始的、完整的著作权,包括各项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职务作品的作者是公民,因此,一般的与职务有关的作品,著作权归作者(公民)享有,单位在其业务范围内有优先使用权和两年的专用权,而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特殊职务作品,作者保留了最主要的人身权利——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财产责任,归单位享有和承担。可见,职务作品中单位虽然也享有或多或少的权利,但都不是原始的、完整的著作权。所以,单位作品和职务作品的第二点区别在于著作权归属的原则不同。二、软件著作权登记名字可以挂几个人依据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的规定,计
    2023-04-11
    132人看过
换一批
#著作权法
北京
律师推荐
    #著作权法 知识导航
    展开
    #著作权
    词条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我国《著作权法》称之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更多>

    #著作权
    相关咨询
    • 著作权作品有哪些使用范围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14
      著作权作品使用范围广泛,包含以下类别: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发表了的著作权作品; 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适当引用他人发表了的著作权作品; 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书刊、电视节目中难以避免地使用他人发表了的著作权作品; 4、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刊登、播放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或者公众集会发表的讲话; 5、为了
    • xx作品的著作权行使范围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30
      【著作权限制权利】演绎作品的著作权行使演绎作品,是指经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的作品是作者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创造性的劳动而派生出来的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二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由此可见,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属于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但是,演绎作品的作者对原作品进行再创作时,除法律
    •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与著作权的权利范围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1-12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作品的作者是公民的,保护期限至作者死亡之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作品的作者是法人、其他组织的,保护期限到作者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未发表的,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但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 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范围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26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适当引用他人发表了的著作权作品 例如。为了点评一个大卫的雕塑作品,采用了当代诗人对力量与美的诗句。 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书刊、电视节目中难以避免地使用他人发表了的著作权作品 为了追求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还原事情的真相,所以必须刊载真实有效信息,因此不免使用到已经发表的作品内容,但是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 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刊登、播放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
    • 适用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范围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2-21
      著作权保护作品的范围如下: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视听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