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劳动争议案件为劳动合同争议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9 10:35:16 270 人看过

近日,江苏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3年度全省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工作基本情况,并发布了2013年度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据悉,劳动合同争议案件成为占比最大的案件类型,呈现出四大典型特点。

2013年,江苏全省法院新收劳动争议一审案件48876件,较2012年增长3.32%。相比于上一年度28.07%的增长率,案件增幅总体趋缓,但仍处于高位运行。从受理案件情况看,呈现出四大典型特点。

劳动合同争议案件成为占比最大的案件类型。受理的案件中,劳动合同争议31315件,占比64.1%;事实劳动关系争议4848件,占比9.9%;劳动保险争议3344件,占比6.8%。

劳动者的利益诉求多元化。劳动者的利益诉求涉及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和解除的各个方面,如双倍工资、加班工资、经济补偿、解除合同、损害赔偿、竞业限制、服务期违约金、社会保险损失赔偿等。

非公劳动密集型企业仍然是劳动争议的多发地带。如苏州市工业园区法院去年受理457起劳动争议纠纷中,涉及民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有270起,同比增长37%。

劳动派遣争议明显增多。2013年《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和《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相继实施,其中对劳动派遣作出的严格限制,引发了对苏南地区广泛采用的产线外包等新兴产业模式的合法性争议。如苏州市两级法院全年新收劳动争议案件数达7300余件,同比增长40%,尤其是第四季度案件受理量比平时增加了两倍,其中劳务派遣争议数量占到20%。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5月18日 07: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事实劳动关系争议相关文章
  • 劳动争议案件首季增七成
    从劳动部门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增幅明显。据统计,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季度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35起,案外调解11起,与去年同期相比,案件量增长73.1%。其中职工要求工伤待遇补偿的案件高居榜首,占案件总数的一半以上。要求支付拖欠工资、经济补偿金以及补缴社会保险等案件也占相当比例。此外,由于职工跳槽而引发的违约赔偿案件增长迅速,且当事一方多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技术人员。区劳动保障部门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劳动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企业经营者要提高劳动法律观念,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善待职工,共同构建我区和谐的劳动关系。
    2023-04-22
    210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仲裁前置依据,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
    一、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仲裁前置依据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仲裁前置依据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司法实务中,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是以是否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过为前提的,即通行的所谓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在规定劳动争议案件范围的同时,也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以劳动仲裁为前置程序。二、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
    2023-06-21
    264人看过
  • 劳动争议合同范本
    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有关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本劳动合同。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册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性别_________年龄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家庭住址_________邮编_________第一条劳动合同期限本合同为期限劳动合同。本合同于年月日生效,其中试用期至年月日止。本合同于终止。第二条工作内容和要求乙方同意根据甲方工作需要,安排在岗位(工种)工作。乙方工作应达到标准。第三条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甲方安排乙方执行工时制度。执行标准工时制的,乙方每日工作时间8小时,每周40小时。
    2023-04-23
    173人看过
  • 劳动争议官司你会打么劳动争议
    遭遇用人单位诡计逃避无期限合同怎么办?用人单位不给缴纳社保能告上法庭么?用人单位不承认加过班还能赢么?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陆续出台,在适用中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争议。为此,广东省高级法院和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指定了适用这两部法律的指导意见,明确地告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官司该怎么打,法院会如何判。1单位不得恶意规避无期限合同前段时间,深圳某企业为逃避与员工签定无固定期限合同,迫使劳动者辞职后重新与其签定劳动合同,这样劳动者的工龄就归零,以此规避法律。《意见》规定:用人单位恶意规避〈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下列行为,应认定为无效行为,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仍应连续计算:(一)为使劳动者“工龄归零”,迫使劳动者辞职后重新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二)通过设立关联企业,在与劳动者签定合同时交替变换用人单位名称的;(三)通过非法劳务派遣的;(四)其他明
    2023-04-21
    434人看过
  • 谁负责劳动争议案件
    仲裁委员会
    劳动争议案件由谁负责。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2.劳动案件的审判阶段由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不宜认为"当事人不服仲裁委员会仲裁,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人民法院受理”3.对第一审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的判决不服的,你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2023-05-07
    167人看过
  • 新《劳动合同法》为劳动者提供保障劳动争议
    日前,在婺城区某置业有限公司的东阳人张某向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劳动仲裁院提起劳动仲裁申请,要求被申请人支付今年2月至5月份的双倍工资12200元及支付经济补偿金18300元。经查明,申请人张某于2003年3月起进入该公司上班,合同一年一签。今年起双方之间未曾签订劳动合同。今年5月23日被申请人以劳动合同已于去年底届满为由解除了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每月两倍的工资。仲裁部门根据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主持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协议:由被申请人支付胡某今年2月起的双倍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共计15525元。记者从仲裁部门了解到,新《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实施起,至今已有半年时间,新法的实施为劳动者提供了不同以往的保障。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大大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用人单位不与
    2023-06-10
    286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件立案限制
    劳动争议案件立案无数额要求。根据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只要发生这种违法行为,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不服劳动仲裁裁决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此提醒劳动者,劳动仲裁时效内应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劳动者超过仲裁时效提出仲裁请求的,其权利不受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仲裁期限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如何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一)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双方通过协商方式自行和解,是当事人应首先争取解决争议的途径。当然协商解决是以双方自愿为基础的,不愿协商或者经过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程序或仲裁程序。(二)调解程序。当事人可以向本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
    2023-07-12
    103人看过
  • 什么是劳动争议?哪些劳动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处理的范围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根据国务院1993年7月6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下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的企业与职工之间劳动争议,属劳动争议处理的范围:(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另全国总工会1995年8月17日发布的《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规定,工会参与处理下列劳动争议: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履行、变更、解除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的规定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的案件范围
    2023-08-17
    260人看过
  • 公安机关劳动争议案件
    (一)人民法院是司法机关,劳动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人民法院既无权维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亦无权改判或发回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劳动仲裁委员会只有在当事人服从裁决而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情况下在能显示其存在的必要性,只要一进入司法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做的工作就没有任何价值。而根据目前具体的司法实践来看,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服从裁决的比例,这就造成了国家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二)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经过一裁二审,处理和审理时间加在一起,比一般的普通民事案件的审理时间还要长,以至于当事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了其自身诉讼成本的加大。(三)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过程中,出现了劳动仲裁程序和民事诉讼程序诸多的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的问题。立法的不明确造成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职权的不明确,无形中损害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形象。更大的弊端则是目前这种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方式在具体的
    2023-03-30
    416人看过
  • 广东劳动争议案件井喷
    迫使劳动者辞职后重新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使劳动者工龄归零;通过设立关联企业,在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交替变换用人单位名称;通过非法劳务派遣;明显违反诚信和公平原则等规避行为——统统被认定是无效行为。近日,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制定下发《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在广东省实施。由此,广东省的劳动争议纠纷不需要仲裁就可以进入诉讼程序,有效解决了仲裁和审判中容易出现的脱节问题。这次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实施的裁审联合发文和裁审统一标准,在全国首开先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凌祁漫表示,《指导意见》起到了三种衔接的作用,即审判程序与仲裁程序的衔接、审判程序中案件管辖的衔接和新旧调处机制之间的衔接。珠三角劳动争议案件占全省的96.5%黄保开是东莞市南城华裕制罐加工厂的一名工人,他和另外42
    2023-06-07
    148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件办结率高
    劳动争议调解
    河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劳动争议仲裁中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调解率、最大限度化解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正当权益,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搞好服务。截至目前,全局总计审理劳动争议案1599件,结案1366件,结案率为85.4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一年多来,河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仲裁、监察、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等部门强化新法规的学习和专题研讨,结合该法具体内容和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方案。今年,针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该局对驻区358家企事业单位,404名企业负责人及劳资人事人员进行了政策培训,在培训班上进行相关条款的解读,讲解具体工作程序,消除了部分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法》及《调解仲裁法》的误解和偏见,增强了用人单位的遵法观念和守法意识。尤其针对私营企业存在某些认识和管理问题,进行了专题讲解和宣传,为预防劳动争议
    2023-06-10
    456人看过
  • 受理范围: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范围:(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等等。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范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
    2023-07-07
    313人看过
  • 强制执行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程序主要是有:1、首先,劳动者需要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或者达成和解协议;2、其次,如果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不履行的,可以申请调解;3、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4、最后,对于仲裁裁决书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诉讼。一、必须先仲裁,不行的话才能打官司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先协商,协商不成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申请仲裁,仲裁不服,提起诉讼。2、协商,调解都不是必经程序,但仲裁是诉讼前的必经程序。3、法条原文如下供参考:劳动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劳动合同纠纷协商如何解决劳动合同合同纠纷的
    2023-03-13
    267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劳动者胜诉逾九成
    如何处理好金融危机影响下所产生的大量劳动争议纠纷?劳动争议纠纷执行案件又呈现何种特征?昨日,成都市武侯区法院承办了一场名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法院代表各抒己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份名为《当前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问题实证研究》的报告指出,从近3年来成都市审结的劳动争议案件看,劳动者的胜诉率都在90%以上,比例很高,并且,诉讼标的也在大幅提高。这份报告还显示,武侯法院除2009年受理的案件尚余25件未执结外,其余的585件劳动争议纠纷执行案件均已结案。在结案方式上,法院共强制执行285件、自动执行130件、和解63件、委托执行等其他方式69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38件,分别占结案总数的48.72%、22.22%、10.77%、11.79%和6.5%,这说明,在对劳动争议纠纷执行案件的结案上,强制执行占了很大比重,成为主导的结案方式。
    2023-06-07
    176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争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 仲裁,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劳动争议案件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8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分为以下四个程序:1.申请与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不能仲裁。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即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2.仲裁前准备。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 首先成立仲裁庭,简单案件指定一名仲裁员审理。 其次进行调查取证工作。3.调解。4.开庭与
    • 如何区分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案件中关于人事争议和劳动争议案件争议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4
      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之间的区别首先体现在主体之间的不平等,也就是企业、单位相对与劳动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序的权利不平等因素。其次就是这两种争议建立关系的合同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人事争议与工作人员之间是聘用合同关系,解决的是“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劳动争议之间是劳动合同关系,解决的是“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
    • 劳动争议案件与人事争议案件中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28
      1、劳动争议解决的是由劳动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劳动关系。而人事争议解决的是人事政策文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上的部分人事用人及其他关系。在事业单位中存在着内部行政处分争议,而企业中一般表现为劳动关系,而不表现为企业内部行政关系。 2、建立关系的合同的表现形式不同:人事争议与工作人员之间是聘用合同关系,解决的是“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劳动争议之间是劳动合同关系,解决
    • 劳动争议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期限为多久,劳动争议诉讼期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
    • 劳动争议案件的分类劳动争议的案件涉及哪些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5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