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可以作为保证人?哪些人不能作为保证人?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05 13:40:05 213 人看过

该段内容讲述了保证人的资格要求,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愿意为他人提供担保并具备一定财产的人可以作为保证人。但是,机关法人以及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则不能作为保证人。

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愿意为他人提供担保并具备一定财产的人可以作为保证人;而机关法人(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以及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则不能作为保证人。

( 每 个 相 关 标 题 的 字 数 在 7 至 2 4 个 字 之 间 )

抱歉,由于您没有提供相关标题,我无法为您生成相应的法律分析。请您提供相关标题,以便我为您提供准确的法律分析。

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愿意为他人提供担保并具备一定财产的人可以作为保证人;机关法人以及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则不能作为保证人。

《民法典》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三百八十六条

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百八十三条

机关法人不得为保证人,但是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不得为保证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4日 11: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保证人相关文章
  • 哪些人不能作为证人
    一、哪些人不能作为证人1、证人证言是证人对案件真实情况的陈述,因此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项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作为证人。2、诉讼代理人与证人的地位是冲突的,因此诉讼代理人不能在一个案件中既做代理人又作证人。2、审判员、陪审员、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和参与民事诉讼的检察人员如果在自己参与的案件中作为证人就可能影响审判的公正性,因此这些人不能在案件中作为证人。二、证人证言如何采用证人证言是证人对自己所感知的案件事实向法庭所作的陈述,证人始终是案件的第三者,证人证言永远不等同于当事人的承认。因此,证人证言的效力是有限的,而且这有限的效力也要经过法官的认证,达到内心确信,才能成立,证人在作证时,其证言往往包含一些假性事实,即一些猜测,推断或评价性的东西。法官在判断证人证言时,要将证人证言中的假性事实予以抛弃,保
    2023-06-06
    137人看过
  • 哪些人可以作为证人?
    证人是指知道案件情况并提供证言的人。在我国,除因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而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以外,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应如实地提供证言,如果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不同于见证人。只要知道案件情况,不论其性别、职业、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政治态度、健康状况如何,都可充当证人。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一、下列人员不能作证人:①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但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可以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作证;聋人或盲人可以就其看到或听到的事实作证;年幼的人如果能辨别是非、正确表达,也可以作证人。②共同犯罪案件的同案被告人不能互为证人。③侦查、检察、审判人员不能在自己承办的案件中作证人。如果他们事先了解案情,应以证人身份作证,不应再承办该案件。④刑事被告人的辩护人、民事
    2023-06-06
    317人看过
  • 哪些人可以作为证人
    根据刑事诉讼法,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一)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并且这种缺陷或者年幼要达到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程度时,才能排除其证人资格,而是否达到了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程度,不能以个人主观判断,必须由专门人员的鉴定来确认。证人必须有作证能力,对于证人的作证能力应当采取推定法,即推定每一个人都有作证能力,如果要否定一个人的作证能力,必要时可以进行审查或者鉴定。(二)证人只能是自然人,单位或者组织出具的证明材料,只能以书证的形式出现,而不能以证人证言的形式出现。(三)证人证言必须坚持个别化原则,即一人一证,利用座谈会形式形成的材料不能作为证人证言使用。(四)证人的身份是由于他(们)对案件情况的感知在客观上与案件之问形成了相应的证明关系所决定的,因此证人具有不可替代性,证人不能由
    2023-03-21
    355人看过
  • 哪些人不能作为取保候审证人
    一、哪些人不能作为取保候审证人有以下情况的人不得担任取保候审保证人:与本案有牵连的,比如是本案的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者证人;没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的,比如未成年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被剥夺的;涉嫌犯罪被羁押等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的;没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的。二、取保候审保证人具有哪些义务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应当承担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义务。《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
    2023-05-03
    53人看过
  •  哪些人不可以作为证明人?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下人员不宜作为证人: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年幼的人,这些人可能无法辨别是非或正确表达。在刑事诉讼中,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下人员不宜作为证人: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年幼的人,这些人可能无法辨别是非或正确表达。在刑事诉讼中,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哪些人不宜作证人?在法律中,证人是指能够提供与案件事实有关证据的人。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作为证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以下人员不宜作证人:1.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2. 由于年老、患病、盲、聋、哑等原因不能亲自出庭作证的人;3. 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2023-08-30
    423人看过
  • 哪些人可以作为票据的保证人
    一般情况下,票据债务首先要由票据债务人履行,只是在债务人无力履行或无法履行时,才由保证人代为履行票据债务。按照保证的一般原理,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或自然人,都可以作票据保证人。保证人承担的是对票据债务的保证责任。由于我国票据业务,特别是私人票据业务还不发达,公民个人作为票据保证人的还很少见。所以,实践中的保证人以金融机构等法人组织为多。票据保证人应当限于该票据债务人以外的人。票据债务人不能充当同一张票据的其他债务人的保证人。因为,保证人承担票据保证责任的目的,是增强票据的信用,保证票据债务的履行。如果由票据债务人担任同一票据的保证人,就变成债务人自己保证自己履行债务,其保证就失去了意义。例如,付款人为同一汇票上的出票人或背书人承担保证责任,由于付款人本身已负有绝对付款的义务,他对出票人或背书人的保证,根本不会增强汇票债务人总体的偿债能力,失去了汇票保证应当具有的补充汇票信用不足的意义
    2023-05-01
    206人看过
换一批
#抵押担保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保证人
    相关咨询
    • 哪些人不能作为保证人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13
      (1)与本案无牵连(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3)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4)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 哪一些不能作为保证人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5-05
      1、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2、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保证人的,如无其他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况,其所签订的保证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 哪些人不可以作为证人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5-10
      实际上大部分成年人都是可以充当证人的,而未成年人或者生理上精神上存在问题的不可以。
    • 哪些人可以作为取保候审保证人?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02
      关于哪些人可以作为取保候审保证人如下: 在司法实践中,对一些经济困难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取保候审时,办案单位从人性化角度考虑,一般是责令其提出保证人,而保证人的选择往往具有随意性,保证人对被保证人的活动难以起到监督作用,以致影响了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因此,我国刑法诉讼法规定了保证人的条件: 1、与本案无牵连; 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3、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取限制; 4、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 哪些人不能作为取保候审保证人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08
      取保候审保证人,是指向司法机关出具保证书,监督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不违反法律规定的人,须要符合相应的法律条件。以下情况的人不得担任取保候审保证人: (一)与本案有牵连的,比如是本案的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者证人; (二)没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的,比如未成年等; (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被剥夺的; (四)涉嫌犯罪被羁押等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的; (五)没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的。司法实践中,对取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