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合法使用他人著作权的范围包括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8:36:40 423 人看过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几种情况,在这些情况下使用他人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可以不向其支付报酬,只要指明作者的姓名、作品的名称,并且不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的如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其他权利的,不属于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或者新闻纪录影片中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已经发表的社论、评论员文章;

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

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将已经发表的汉族文字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在国内出版发行;

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20: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著作权相关文章
  • 签订软件著作权使用许可合同的权利范围
    签订软件著作权使用许可合同,一般来说人身权利不得转让及许可,财产权利可以许可,但许可时应明确许可权利的具体内容,如被许可人是否有复制权,被许可人是自用还是用于经营需要,被许可人是否能将软件寻求第三方合作,被许可人是否可以对软件进行修改等等。若许可合同没有明确许可的权利,被许可人是不得行使的。一、哪些类型的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抗辩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抗辩的形式有:1.原告应当是注册商标的所有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包括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注册商标财产权利的合法继承人等。2.被告抗辩时应当根据原告的具体主张进行抗辩。二、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存查程序是如何的一、许可人和被许可人在许可合同签订之日起三个月内,将许可合同副本分别送交工商局商标处存查,并由许可人报送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备案。二、申请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存查,应当提供下列书件:(一)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副本;(二)许可使用商标的注册证复
    2023-03-21
    76人看过
  • 著作人订立合同包括哪些
    著作人订立合同包括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第二十四条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本法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除外。许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二)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三)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四)付酬标准和办法;(五)违约责任;(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第二十五条转让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应当订立书面合同。权利转让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作品的名称;(二)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三)转让价金;(四)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五)违约责任;(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2023-04-27
    285人看过
  • 不属于著作权的范围的作品包括什么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有三种类型的作品不受法律保护。第一种是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第二种是不适用于《著作权法》的作品。它们包括下列作品:(1)法律、法规,国家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极其官方正式译文;(2)时事新闻;(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第三种是超过了《著作权法》规定的保护期限的作品。一、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多久(1)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2)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3)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
    2023-02-27
    429人看过
  • 代位权的行使范围包括哪些权利
    代位权的行使范围包括的权利有:1、实际权利,包括物权、物权、形成权、撤销诉讼和代位权,受领权、继承恢复请求权、继承中特留份权利人的扣除权;2、诉讼权利,如中断诉讼失效,提起诉讼,申请财产保全;3、债务人的到期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但是该权利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相对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一、债权人代位权有怎样的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但是该权利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
    2023-03-06
    296人看过
  • 哪些著作权包括软件著作权
    计算机软件版权包括:(一)出版权,即决定软件是否公开的权利;(2)署名权,即指示开发者身份,在软件上署名的权利;(3)修改权,即补充、删除软件,或者改变指令和句子顺序的权利;(4)复制权,即制作一个或多个软件的权利;(5)发行权,即通过出售或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软件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6)租赁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软件的权利,但软件不是租赁的主要目标;(七)信息网络传播权,即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软件,使公众在个人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软件的权利;(8)翻译权,即将原软件从一种自然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自然语言的权利;(九)软件著作权人应当享有的其他权利。法律对软件著作权有哪些限制?我国对软件著作权的限制主要是:1、时间限制:财产权保护期为25年;可以延长25年,不超过50年;身份权不受限制。2、在保护期内,因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国家机关执行公务等非商业性目的的需要对软件进行少量复制,可
    2023-08-08
    153人看过
  • 如何获得著作权使用权,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情形
    一、如何获得著作权使用权想要获得著作权中的使用权,当事人可以和著作权人签订许可使用合同,取得作品的使用权。《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本法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除外。许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二)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三)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四)付酬标准和办法;(五)违约责任;(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二、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情形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这种情形下使用人的目的只能仅限与个人学习研究,而不能以盈利为目的。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这里的引用,有必要明确写清楚被引用人姓名、作品的名称和出版社以及页码等。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例
    2023-06-17
    348人看过
  • 您对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范围及注意的问题了解吗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
    2023-06-08
    165人看过
  •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适用范围包括哪些
    (一)行政合理性原则不仅适用于实体裁量,还应适用于程序裁量。实体裁量,就是依据实体法,是否作出或作出怎样的裁量决定。程序裁量指作出决定的时间、步骤、方式方法等。行政合理性原则适用于实体裁量没有疑义,但是否应当适用于程序裁量呢?答案应当是肯定的。如《行政处罚法》规定了两种行政执法程序: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并分别规定二种程序的适用条件。对于行政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时,行政执法人员应当考虑是适用简易程序处理还是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问题。从《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来看,简易程序原则上适用于违法事实清楚、情节简单、罚款数额较小的行为。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行政案件就不应当适用一般程序。适用一般程序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不但行政机关的执法成本增大,同时也增加了行政相对人的负担。当然,应当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案件,一般案情复杂,并且行政相对人可能承担的后果较为严重,此种情况下就不应当适用简易程序处理。在行政执法调
    2023-08-15
    488人看过
  • 哪些情况是合理使用肖像权的范围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条规定: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一)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二)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三)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四)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五)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权人合法权益,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其他行为。合理使用肖像权的行为(1)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相关人物的肖像,使观众、读者了解、认识事实真相等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不构成侵害被暴光者的肖像权(如报道政治活动时使用了某政治家的肖像)。即使新闻报道的内容失实或者不当,有可能构成侵害被暴光者名誉权或隐私权,也不会构成侵害肖像权(1)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相关人物的肖像,使观众、读者了解、认识事实真相等
    2023-08-18
    446人看过
  • 哪些情形属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一、哪些情形属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发表了的著作权作品此种情况是指纯粹为了个人所用,并没有对外公开展出的目的。例如,为了更好地研究某个历史课题,而采用了一些考古学家的笔记内容。但是如果为了让别人欣赏自己喜欢的作品而特意在自己经营的咖啡馆展出,则是不允许的。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适当引用他人发表了的著作权作品例如。为了点评一个大卫的雕塑作品,采用了当代诗人对力量与美的诗句。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书刊、电视节目中难以避免地使用他人发表了的著作权作品为了追求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还原事情的真相,所以必须刊载真实有效信息,因此不免使用到已经发表的作品内容,但是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4、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刊登、播放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或者公众集会发表的讲话5、为了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教学
    2023-04-15
    262人看过
  • 关于著作权合理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典型的合理使用一般条款体现在美国版权法第107节(见美国知识产权法原则):尽管第106节和第106A节有规定,但用于批评、评论、新闻报道、教学(包括课堂上使用的多个副本),在学术或者研究领域,著作权作品的合理使用包括复制、出版、出版等,录音或者以本条规定的其他方式使用作品,不构成侵犯著作权。在任何特定情况下,要确定作品的使用是否合理,应考虑的因素应包括:使用的目的和性质,包括使用是商业用途还是非营利教育用途,与整个版权作品相比,版权作品的性质,所用零件的数量和重要性;以及使用对版权作品的潜在市场需求或价值的影响如果判断是基于上述所有因素的考虑,作品未发表本身不应妨碍合理使用的判断我国著作权法没有关于合理使用的一般规定,但《著作权法》(2010)第22条列举了12种合理使用方式:第2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或者未向著作权人付费,可以使用作品,但应当写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称:,不得
    2023-05-07
    316人看过
  •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况有哪些
    著作人身权,又称著作精神权利,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或者密不可分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是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一、著作权合理使用判断标准是什么1、根据使用作品的目的来判断各国立法中大致都将是否是处于营利目的作为判断是否构成合理使用的标准。对合理使用非营利性的要求是出于对公平原则的考虑,如果允许使用者无偿利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从中获利,对著作权人来讲当然是不公平的。2、根据使用作品的性质来判断被使用作品的性质这一要素是从作品本身的角度对合理使用进行判断,使用何种性质的作品更容易被认定为是合理使用。在分析这一要素时,立法者和法官无法创制一个合理使用的适当标准,而必须通过考察所有因素来评定其范围。3、根据使用作品的程度来判断使用作品的程度是指与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的整体相比,使用的数量和质量。4、根据对被使用作品的市场影
    2023-04-23
    191人看过
  • 著作权作品的使用范围与公共利益
    著作权作品使用范围,具体如下: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发表的著作权作品;2、为介绍、评论作品或说明问题,适当引用他人发表的著作权作品;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书刊、电视节目中难免会使用他人发表的著作权作品;4、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发表、播出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或者公众集会发表的讲话;5、对于学校课堂教学或科研,教学和科研人员翻译或复制少量已发表的作品;6、国家机关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发表的作品执行公务;7、为了展示和保存作品的需要,图书馆和美术馆复制了图书馆的收藏作品;8、免费表演已发表的作品;9、临摹、绘画、拍摄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将已发表的作品改为盲文或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作品著作权如何查询查询著作权是指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已登记的著作权数据库中进行档案或主题查询,可以登录“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官网进行查询。《著作权法
    2023-07-02
    106人看过
  • 合理使用的范围
    因下列情况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但在使用时应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不得侵犯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享有的其他权利。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欣赏;二、为介绍、评论、说明某一问题而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三、为报道时事新闻、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制作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
    2023-04-23
    473人看过
换一批
#著作权法
北京
律师推荐
    #著作权法 知识导航
    展开
    #著作权
    词条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我国《著作权法》称之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更多>

    #著作权
    相关咨询
    • 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的情形包括哪些, 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范围包括哪些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28
      一。著作权合理使用是重要的著作权限制机制,它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权利人的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合法行为。“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从著作权人方面来看,是对其著作权范围的限定;从著作权人以外的人(即使用者)来看,则是使用他人作品而享有利益的一项权利。”二、【著作权合理使用范围】《著作权法》主席令第26号第二十二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
    •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的作品的合理使用范围包括哪些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25
      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的作品的合理使用范围包括:A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B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间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C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或者新闻纪录影片中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D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E为学校课堂教
    • 我国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范围作了哪些规定,合理使用范围有哪些规定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15
      著作权合理使用范围】《著作权法》主席令第26号第二十二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
    • 法律规定合理使用著作权用途范围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3-11-24
      法律规定中著作权合理使用类型如下: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等。
    • 著作权中合理使用的定义及其合理使用的范围
      新疆在线咨询 2023-10-15
      著作权中的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权利人的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合法行为。 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范围为: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