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劳动纠纷
员工权益
年假
有薪假期(Paid Annual Leave)简称年休假,是劳动者连续工作满1年后每年依法享有的保留职务和工资的一定期限连续休息的假期。 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作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规定带薪年休假的休假时间及具体操作办法,而是指定由国务院制定相... 更多>

年假

  •  一般年假在劳动法中是如何规定的?
    给下面段内容写个100字的摘要。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劳动者将享受带薪年休假,而单位则有责任确保职工享受到这一权益。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劳动者将享受带薪年休假,而单位则有责任确保职工享受到这一权益。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年 假 的 相 关 规 定 有 哪 些 ?带薪年假是现代企业劳动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享有带薪年假,具体规定如下:1. 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享有5天带薪年假;2. 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享有10天带薪年假;3. 工作满20年的员工,享有15天带薪年假。此外,《劳动合同法》规定,年休假期间,职工的工资不低于本人在单位正常工作期间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在年休假期间,职工遭遇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
    2023-09-06
    493人看过
  •  基本年假的要求有哪些?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职工在连续工作1年及以上后,可以申请年休假。单位需要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可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但是,如果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假。同时,对于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需要满足的条件是,职工需要连续工作1年及以上才能申请年休假。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可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假。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职 工 年 休 假 工 资 报 酬根据《劳动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年休假工资报酬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果用人单位拖欠职工年休假工资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支付工资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如果拖欠的工资报酬已经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三倍,则按三倍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足额支付职工年休假工资报酬。需要满足的条件是,职工需要连续工作1年及以上才能申请年休假。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可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单位确因工作需要
    2023-09-06
    475人看过
  •  教师因病能停薪留职多久?
    停薪留职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特定职工签订的合同,旨在让职工在一段时间内离开工作岗位并暂停薪水,同时保留其职工身份。教师属于事业单位编制,享受年假、法定节假日等待遇。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教师不能享受停薪留职待遇,比如生病需要入院治疗时,可以请病假事假。因此,教师在签订停薪留职合同时,需要注意各自的权益和义务。教师在某些情况下不能享受停薪留职待遇。停薪留职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特定职工签订的合同,旨在让职工在一段时间内离开工作岗位并暂停薪水,同时保留其职工身份。在此期间,双方需明确各自的权益和义务。而教师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师属于事业单位编制,享受年假、法定节假日等待遇。另外,如果教师因为生病需要入院治疗时,可以请病假事假。 教 师 停 薪 留 职 的 权 益 和 义 务 是 什 么 ?教师停薪留职是指教师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暂停授课并保留教师身份,继续享受教师待遇的一种制度安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教师停薪留职的权益和义务如下:1. 权益:(1)教师停薪留职期间,仍享有教育教学权,可以自主安排教学活动。(2)教师停薪留职期间,仍享有教师待遇,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3)教师停薪留职期间,如果受到侵犯合法权益,有权依法进行维权。2.
    2023-09-05
    172人看过
  •  未休年假工资核算方法
    这段内容讲述了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计算方式。根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同的要求,工资报酬会有所不同。其中,劳动者日工资按照本人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进行折算,而另一部分为日平均工资的200%未休年休假实际工资,该部分报酬用人单位应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或者在职职工最迟在当年度12月31日前支付。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计算有两种情况:若用人单位提议不安排休假,则按日工资的三倍支付;若劳动者要求不休假,则按正常期间的工资支付。劳动者日工资按照本人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日常工作期间的日工资(即日平均工资的100%),该部分收入随日常工资支付。另一部分为日平均工资的200%未休年休假实际工资,该部分报酬用人单位应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或者在职职工最迟在当年度12月31日前支付。 问 : 应 休 未 休 年 休 假 工 资 的 支 付 时 间 是 什 么 时 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连续工作满一年后,享有带薪年休假。而年休假期间,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得到相应的工资报酬。因此,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的支付时间应当自应休假之日起计算。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年休假工资。根据
    2023-09-05
    408人看过
  • 我国如何制定国家年假政策?
    根据生产和工作情况,单位会综合考虑职工的意愿,合理安排职工的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如果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对于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根据生产和工作情况,单位会综合考虑职工的意愿,来合理安排职工的年休假。2、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3、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假。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年 度 内 年 假 如 何 安 排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享有带薪年休假。根据公司制度,员工年假可以累积,但最长累积年限不超过2年。在安排员工年假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实际需要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年假时间,并确保员工享受年假期间的合法权益。同时,公司也应遵守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员工休假的规定,确保员工得到必要的休息和放松。单位应当合理安排职工年休假,符合职工意愿。对于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
    2023-09-05
    360人看过
  •  处分违规行为:津贴补贴发放标准
    本规定主要规范了津贴补贴的种类、发放方式和责任分工。对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若有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同时,执收执罚工作与津贴补贴挂钩,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发放津贴补贴的,将会受到更严厉的处分。此外,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的行为将会受到更严重的处分,甚至可能引发刑事责任。根据本规定,津贴补贴包括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工作津贴、生活补贴、退休人员补贴、改革补贴、奖金、实物以及证券等。二:有非法发放津贴补贴的单位,应当承担责任领导、直接责任人员和有非法发放津贴补贴的个人的纪律责任。属于下列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处分:(一)行政机关公务员;(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法律、行政法规对非法发放津贴补贴的处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三: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过的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一)违反规定自行设立新项目或者继续发放明令取消的津贴补贴的;(二)超过规定标准,范围发放津贴补贴的;(三)违反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务员奖励的规定,以各种名义向职工普遍发放各种奖金的;(四)实施职务消费和福利待遇货币化改
    2023-09-04
    395人看过
  •  员工年假和劳动仲裁的年限分别是多少年?
    这段内容讲述了雇主未安排年休假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追索的赔偿年限以及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根据劳动仲裁法,最多可追索3年的赔偿,但经劳动者本人书面同意年休假跨年安排的,可以追索3年;未经劳动者书面同意跨年安排的,可以追索2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雇主没有安排年休假的,依据劳动仲裁法,最多可追索3年的赔偿。经劳动者本人书面同意年休假跨年安排的,可以追索3年;未经劳动者书面同意跨年安排的,可以追索2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依 据 劳 动 法 , 年 休 假 跨 年 可 追 索 多 少 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和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员工在连续工作满一年后,享有带薪年休假。而跨年度休假则需要根据工作年限来计算。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的规定,员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即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因此,跨年追索年休假需要查看员工的工作年限。在劳动法中并未对跨年休假的具体年数做出明确规定,但根据实际情况,通常跨年休假可追索至前一年年底。因此,依据劳动法,跨年休假可追索至前一年年底。跨年度休假追索年休假的具体年数需要查看员工的工作年限
    2023-09-04
    95人看过
  •  陪护假持续时间是多久?
    陪产假在各国有所不同,大多数省份规定男性陪产假为7天,晚婚晚育可延长至10天,但也有30天的陪产假,如河南省。陪产假期间的工资制度因单位而异,奖金福利不变。在一些地区,男性陪产假可以转移到女性的产假上,女性可以代替男性休假。陪产假在各国都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国的规定有所不同。大多数省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条例》规定,男性陪产假一般为7天,晚婚晚育可延长至10天。但也有30天的陪产假,比如河南省。陪产假期间的工资制度因单位而异,奖金福利不变。在一些地区,男性陪产假可以转移到女性的产假上,女性可以代替男性休假。 【 人 口 政 策 】 探 秘 各 国 陪 产 假 制 度陪产假是指产妇产褥期内,由配偶或父母等亲属陪伴其进行的假期。各国在制定陪产假政策时,会考虑本国的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本文将探讨各国陪产假制度的特点以及影响。在瑞典,陪产假自2018年起延长至240天,成为西欧国家中陪产假最长的国家。该国法律规定,企业必须允许员工在产褥期内休假,且不计算在病假或年假内。此外,政府还提供最高24500瑞典克朗的陪产假津贴,以帮助家庭缓解育儿压力。在德国,陪产假制度由各州法律规定。通常,陪产假为14天,但有些州法律规定可延长至18天。此外,政府也会提供补贴,以支持家庭照顾新生儿。在法
    2023-09-04
    185人看过
  •  带薪年假的标准是什么?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连续工作1年或以上的职工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来说,不同单位的职工享受年休假的标准也不同,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职工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数与工作时间相关。连续工作1年或以上的职工,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第三条第一款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职 工 年 休 假 权 益 : 连 续 工 作 年 限 与 年 休 假 天 数 对 应 关 系根据我国《劳动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年休假权益主要包括连续工作年限与年休假天数对应关系。具体来说,职工连续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5天;职工连续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10天;职工连续工作满20年不满30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15天;职工连续工作满30年不满40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20天;职工连续工作满40年及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30天。此外,《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还规定,职工在年休假期间,其工资不低于本人在单位正常工作期间
    2023-09-04
    428人看过
  •  入职日期计算年假吗?
    根据规定,职工入职满13个月后即可申请年假。不同工作年限的职工年休假天数不同,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如果用人单位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则应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入职满十三个月后,即可申请年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未 休 年 休 假 工 资 怎 么 计 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间应当享有带薪年休假。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安排年休假,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按年休假天数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5天;连续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10天;连续
    2023-09-04
    239人看过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年假 网友关注榜
    #年假 律师视频普法
    #年假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