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费也是属于劳动报酬的,在法律上,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用人单位支付的加班费,是劳动者超时劳动的报酬,是货币工资的一部分,属于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劳动报酬的计算和发放,也应该将加班费一并算入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中,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深圳最新劳动法计件加班费
我国劳动法是有明文规定劳动者每周的上班时间时长的,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是不能够强制性地要求劳动者加班,但是在现实中,也会有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加班的现象,而在这个情况下就必须得给予加班费。根据深圳市对于员工工资支付的相关条例规定,劳动者要是以计件的方式来计算劳动报酬的话一般是按照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报酬方法来计算,日常时间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加班的,加班费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支付;而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假期工作的,加班费则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三百支付。
二、不解除劳动合同能开多久工资
工资按月发放,隔月发放违法,本月工资下月发合法。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12333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
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大队协调不成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结论拒不执行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
追索加班费时效怎么计算,追索加班费怎么算,追索加班费
246人看过
-
劳动报酬属于加班费吗
207人看过
-
加班费用劳动报酬如何计算?
157人看过
-
劳动报酬是否应包括加班费用
107人看过
-
加班工资是劳动报酬吗
173人看过
-
追索劳动报酬诉讼费是多少
85人看过
加班是指除法定或者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以外,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双休日以及国家法定假期期间延长工作时间。 劳动法规定加班需要支付加班费,平时加班,如晚上需要支付劳动者1.5倍工资,周末加班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法定节假日需支付三倍工资。... 更多>
-
追索劳动报酬.5年之中报酬.有时效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01《法》规定:第二十七条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所以,如果已经终止合同了,就可能过时效了。
-
劳动报酬追索时效到期了会有时效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5《劳动仲裁法》规定: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所以,如果已经终止合同了,就可能过时效了。
-
追索加班费时效怎么计算,追索加班费怎么算,追索加班费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06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追索加班费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报酬包含加班费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9法律有明确规定的,你可以看下,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其中包含加班加点工资。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也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
-
劳动报酬争议适用何种时效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5仅涉及拖欠劳动报酬的纠纷,已不再是劳动争议,而属于债权纠纷的范畴,诉讼时效是三年。 该规定仅适用于劳动者持有工资欠条或者用人单位承认欠薪事实的情形,否则劳动者在起诉前仍需要先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