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第八十九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2、根据第九十条: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3、根据第九十一条: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
定定金比例具体是多少
一、定金的含义
定金是在合同订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只有签订合同的定金才具有法律效力。商品房交易中的定金,是指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前或支付房款前,由购房者向开发商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
二、合同中关于定金条款的规定
1、定金是《民法典》规定的一种担保方式,因此“定金”二字有法定的含义,千万不要误写为“订金”,该“订金”是预付款的性质,不能起到担保的作用。
2、定金的担保作用的体现: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约定的义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义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根据这些规定,如果合同中规定了定金条款,无论对那一方均起到了约束作用,促使双方严格履行合同,否则就可能收不回定金或双倍返还定金,因此起到了担保合同履行的作用。
3、定金不能超过法定比例。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定金的比例不能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如果在合同中规定定金的比例超过了20%,那么超过的部分不能起到定金的担保作用,只能算作是预付款,但20%以内的部分还是有效的。
4、如果在合同中既约定了定金条款,又约定了违约金条款,比如说规定了“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2万元”。在此情况下,如果一方违约了,守约的一方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而不能既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又适用定金条款。一般来说,守约方总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条款,也就是能得到更多经济利益的条款。
三、定金是否能退还
定金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定金既是履约的保证,同时还是一种赔偿。通过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来表明合同双方有意并要真诚履行签订的合同。
我国《民法典》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订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如果买方违约,定金不退,如果卖方违约,就要向买方双倍返还定金。
-
哪条规定定金不能超过20
189人看过
-
定金金额超过20%,定金是否生效
227人看过
-
定金超过20算不算欺诈
434人看过
-
儿童不能坐副驾驶是第几条规定
92人看过
-
罚款不能超过本金规定是什么
404人看过
-
超过20元的定金能否全额退回?
109人看过
定金是在合同订立房屋租赁定金纠纷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给付定金的一方称为定金给付方,接受定金的一方称为定金接受方。根据民法的有关理论,定金具有下列法律特征: 1、定金具有从属性。定金随着合同的存在而存在,随着合... 更多>
-
定金不能超过20%是否合法,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4-10-04定金不能超过20%是合法的,合同的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给付另一方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之间约定,但是定金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
-
超过20%的定金能否退还?广西在线咨询 2024-12-20根据我国严格的法律规定,关于年金超额部分的退还存在一定限制。具体来说,年金的订立额度可由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确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总价值的百分之二十。如果当事人所约定的一年金数额已经超过了主合同标的总价值的百分之二十,那么超出这部分的条款将无法得到司法部门的认可和保护。因此,在双方商定年金条款时,务必对年金比例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和掌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定金担保】的规
-
超过20% 定金规定合同无效宁夏在线咨询 2023-07-06合同定金超过20%不是无效合同。【法律依据】第五十六条,合同自始无效与部分有效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
定金不得超过总价的20%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23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
国家规定病假不能超过几天,国家规定病假不能超过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11、病假时间规定为:《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