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扣税计算公式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9 11:23:05 79 人看过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一、工资怎么算

员工工资的正确计算方式是:出勤天数乘以每天的工资。应当按照21.75计算,因每个月天数不一样,按照30天算肯定不合理,所以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21.75平均工作日×实际工作日(即排除双休日)进行计算。

试用期也好试用期满也罢都是按照基本工资/21.75×实际工作日计算,如果1500和2000为基本工资(不包括生产性奖金、全勤之类)的话(1500/21.75×15)+(2000/21.75×6)=1586.2元。

也就是说周一至周五每天8小时,超过8小时算加班加班费是1.5倍计算方法是底薪除以21.75除以8乘以1.5乘以加班小时数..

周六周日加班为2倍,法定节假日如五一十一、就是三倍。

二、新税法有哪些规定

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多项支出可抵税。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新个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2日 16: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工资相关文章
  • 计算7500元工资的扣税金额
    工资收入7500元,在没有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的情况下,则应纳税所得额中只能扣除法定扣除费用。既应纳税所税额=7500-3500=4000,然后根据应纳税所税额4000元,从税率表中查找对应的适用税率的速算扣除数。4000元处于税率表中的第二级,“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其对应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根据以上方式得出的金额为:(7500-3500)10%-105=295元。七千工资扣多少税费根据新个税法的规定,如果工资已扣除各项社保费用,7000元工资所扣税费为60元。计算步骤如下:月薪7000元扣除个人所得税算法如下:1.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2.应纳税所得额=7000-0-5000=20003.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4.应纳税额=2000x3%-0=60《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
    2023-07-07
    301人看过
  •  扣税的工资是如何计算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对象为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公民。个人所得税额是以每月收入额减除免税的五险一金等项目,再减去允许扣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不同的纳税方式对应不同的应税所得额,如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实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应税所得包括上述几种所得。若向个人支付应税所得款项,则需要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公民,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额是以每月收入额减除免税的应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等项目,再减去允许扣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若临时工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申报纳税,若临时工与单位存在雇佣关系,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申报纳税。1、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一并作为“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
    2023-10-09
    89人看过
  • 税率计算公式税率怎么计算
    应纳税率=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增值税是以商品(包括应税劳务)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纳税基础征收的流通税。税收计算原理上,增值税是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多个环节的追加价值和商品附加价值征收的流通税。实行价格外税,即消费者负担,有附加价值才不征税。增值税税率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增值税税率的计算公式如下:1、销售额=含税销售收入/(1+税率)2、含税销售收入=销售额*(1+税率)=销售额+销售额*17%=销售额+销项税(或进项税)3、销项税额(或进项税额)=含税销售收入/(1+税率)*税率=销售额*税率增值税税率是指增值税应税产品的总体税额与销售收入额的比例。由于增值税以应税产品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同时又必须保持同一产品税负的一致性,因此,从应税产品的总体税负出发来确定适用税率是增值税税率设计的一大特点。增值税税率一般与增值税扣除税率同时使用才能按增值税“扣税法”计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
    2023-08-06
    202人看过
  • 企业补充医疗险扣税计算公式
    补充养老、医疗保险税前扣除规定三部门出台的通知明确,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通知规定,适用商业健康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是指试点地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以及取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合伙人和承包承租经营者。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是指由保监会研发并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适合大众的综合性健康保险产品。企业补充医疗险扣税计算公式这次出台的《通知》规定,2400元/年(200元/月)的限额扣除为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减除费用标准之外的扣除。换言之,按照现行个税起征点3500元计算,以月收入5000元的个人为例,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45元,
    2023-05-30
    429人看过
  • 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计算公式
    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你卖东西需要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就是你代税务局向购买方收取了17%或者13%的增值税。同时你去买其他人的物品,别人也会向你收取17%或者13%的税金。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进项税,按照相关规定这部分税金就可以从销项税金中扣除的,这几就是所谓的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计算公式增值税的计算公式是当月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期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在发票开具日期起180天之内认证,可以抵扣进项税,当期够抵扣不完的,可以留抵。留抵没有期限规定,只要企业持续经营,就能在以后各期抵扣,如果企业清算、注销,要将没有抵扣完的留抵额做进项税额转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认证期限从开票日期起180天内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率(一)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二)纳税人销售或者进
    2023-05-10
    330人看过
  • 实习工资怎么扣税,实习生工资税的计算
    一、实习工资怎么扣税实习生的实习工资属于与任职、受雇无关的收入,按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的规定,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按照《税法》第四条和第六条之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二、实习生工资税的计算新个税法规定,从2011年9月1日起执行,工资薪金适用七级超额累进制,具体如下: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起征点是3500,计算方法是: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3500;实发工资=应发工资-缴税。级数应纳税所得额-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元)1、不超过1500元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2510055、超过35000
    2023-04-11
    488人看过
  • 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天数×300%法定节假日小时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8×天数×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天数×200%休息日小时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8×天数×200%平日延时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8×小时数×150%日工资为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月计薪天数为(365天-104天)÷12月=21.75天(104天是52个双休日),日工资=月薪÷21.75天,小时工资=日工资÷8小时。算出日薪与时薪后,再分别乘上三倍(法定节假日)或两倍(正常公休),就是当天应得的加班工资。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即加点),应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报酬;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
    2023-06-18
    400人看过
  • 2019绩效工资计算公式
    两种绩效系数计算方法“员工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公司系数部门系;两种绩效系数计算方法的比较“员工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公司系数部门系数个人绩效系数”,这种计算绩效的公式在不少公司的绩效工资的计算方案上频频出现,但是,这种计算方法到底是否足够的科学与合理呢下面简要做一分析。1、对公式设计的分析。公式的前半部分基本工资影响员工心理保健,但并不直接影响员工在具体工作上的行为,员工在具体工作上的行为受绩效管理指标的影响,绩效工资是对员工在绩效管理指标所指示的方向上所做出努力而进行的一种强化。后半部分是岗位绩效工资,从公式上看,是按岗位的不同制定绩效工资的不同标准,再乘以绩效系数,而这个绩效系数综合考虑了三方面因素,即分公司绩效系数、部门绩效系数和员工个人的绩效系数,在处理上采取了相乘的方法。2、绩效系数不同设计方法的比较。(1)相乘法。从后半部分岗位绩效工资的计算方法来看,这种相乘会带来放大效
    2023-08-10
    242人看过
  • 工资计算公式及月薪计算方法
    月工资正确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劳动者的出勤、绩效考核得分以及加班情况计算,具体如下:1、月计薪天数为月出勤天数加法定节假日天数,为21.75天。2、正算法为工资=月薪/21.75*月计薪天数*出勒天数比例。3、反算法为工资=月薪-月薪/21.75*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4、出勤天数比例=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5、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1)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3)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6、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
    2023-07-01
    85人看过
  •  工资计算和交税方式解释
    这段内容讲述了工资计算和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方式以及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的规定。应纳税额等于工资乘以适用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为五千元。工资计算和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如下:个人所得税由雇主在源头扣除并自行申报。缴纳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是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有两个以上地方有工资、薪金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或者有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未依照税法规定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自行申报纳税;工资性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等于工资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为五千元。 工 资 税 计 算 公 式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收入-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减除费用、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以及速算扣除数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
    2023-09-04
    92人看过
  • 劳动合同税前税后工资计算公式是什么?
    劳动合同没有特殊说明,默认代表税前工资,劳动者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后,实际拿到手的工资才是税后工资,其中税后工资的计算方法主要依据新个税法的规定,工资实行七级累进制,目前起征点用的还是5000元。税后工资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税后工资计算明细=(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个税缴费税率: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税率:3%;速算扣除数(元):02、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税率:10%;速算扣除数(元):2103、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税率:20%;速算扣除数(元):14104、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税率:25%;速算扣除数(元):26605、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税率:30%;速算扣除数
    2023-03-28
    470人看过
  • 扣税计算:9000元工资需要交多少税?
    9000元工资要扣190元的税。按照新个税标准计算,起征点调整为5000元。收入9000元减去5000元正好位于10%的档,则个税缴纳额=(9000-5000)10%-210=190元。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工资6000要扣多少税6000元工资应交30元的税。按照新个税标准计算,起征点调整为5000元。收入6000元减去5000元正好位于3%的档,则个税缴纳额等于(6000减5000)乘以3%减0等于30元。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023-07-07
    296人看过
  • 如何计算个人工资税怎么扣?
    一、如何计算个人工资税怎么扣?现行的扣除方法如下: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工资税=应纳税所得额×工资税税率专项附加扣除的项目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二、个人所得税税率标准: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
    2023-05-20
    228人看过
  • 5500元实习工资如何计算扣税?
    发工资的时候个人所得税是根据(收入-专项附加扣除-起征点)*税率来计算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是可以来抵税的。5500元工资不考虑社保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等情况下每月需缴纳15元个人所得税。股票分红怎么扣税股票分红所需缴纳的税款=红利额*适用税负率,具体为:1.持股超过一年的,税负率为0。2.持股1个月到1年的,税负率为10%。3.持股不超过1个月(含)的,税负率为20%。需要注意的是,若公司的分红方案是10转增X股,则投资者不需要缴税。若公司的分红方案是10派X元,或10送X股派X元,则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六、将第六条修改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
    2023-07-07
    419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资
    词条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工资
    相关咨询
    • 工资扣税和社保怎样扣的,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包含啥?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8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6月30日表决通过了个税法修正案,将个税免征额由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为3%至45%,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 工资如何计算扣税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04
      1.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x税率-速算扣除数。 说明: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则个税起征点应设为4800元。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
    • 最新工资扣税怎么计算工资工资扣税方法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16
      工资税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工资收入-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计扣除数。免税额为5000,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纳税=每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计扣除数。实际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纳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按5000元/月的征收标准计算。
    • 工资高扣税还是按照税前工资扣计算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4
      税前工资指员工每月的应发工资,即未交纳个人所得税前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和补贴。而税后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保和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后,实际到手的工资收入。税后工资所指的是,你的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这三者以后,实际到手的钱。而其中,对于目前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个人所得税只占非常小的部分。税(又称税赋、税金、税
    • 2020年最新扣税计算方式23000工资交多少税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9
      即23000*20%=4600元。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并且是扣除社会保险个人应该承担的部分、公积金个人应该缴纳的部分之后一般23K的工资。各地可能略有变动。一金一般是单位8%-12%,个人也一样。社保按应缴纳额度工资的20%,个人0%。生育,个人1%。医疗。失业:单位2%,并由单位和职工个人分别缴纳的。规定的比例大约是,意思是税前23000的工资(也有税后23000的)。工伤:单位1%,个人需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