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不需要支付赔偿。劳动者未提前提出的,造成李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应当赔偿。
一、签完三年合同转正后后悔了怎么办
1、试用期员工随时可以走人。不需要赔偿老板的损失。
2、要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据此,试用员工只要提前三日向公司提出书面告知即可解除劳动关系。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没有提前3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不办离职就直接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
二、试用期直接走人有没有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就要辞职的话,不能直接走人,至少应该提前3天通知所在单位。否则的话,给单位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的,需要作出赔偿。当然,如果用人单位具有《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情形,这个时候允许在试用期内直接走人。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试用期员工要求离职需要几天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不需要支付赔偿。劳动者未提前提出的,应当赔偿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
-
一般辞职要提前多久,员工辞职多久可以离职
493人看过
-
辞职提交生育津贴期限多久可以提出来
337人看过
-
辞职提前15天走可以吗
434人看过
-
劳动法提前多久提离职就可以走
297人看过
-
辞职后多久可以提取公积金
88人看过
-
提前十五天辞职可以走吗
331人看过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
辞职45天可以提前多久辞职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09辞职应该提前说。但是,用人单位有如下情况时,不需要提前告知,劳动者也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
-
仲裁结束后多久可以提出辞职江苏在线咨询 2023-04-03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因此一般地解除劳动合同当日应
-
辞职多久可以把公积金提取出来辽宁在线咨询 2024-05-13辞职一般把公积金提取出来的时间如下:1、离职提取公积金,要求离职员工的公积金账户必须为封存状态,而办理公积金封存是由单位专管员统一进行的,所以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是给单位专管员办理职工公积金账户封存用的;2、比如长沙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取时限就明确要求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封存6个月以上才可以申请提取,若只是封存了一个月就去申请提取,业务可能不会受理或者直接遭拒。
-
直接提出辞职报告,当天走可以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3劳动者在试用期期间的,交了辞职报告是不能当天走的,劳动者在试用期期间辞职,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的。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2、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
-
提出离职申请后多少天可以提出辞职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15离职提前30天书面申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合法权益。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