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金是次月发放。一般情形下,参保人办理申领失业保险手续后,凭社保卡或存折等证件于次月15号后到银行的任一网点领取失业保险待遇,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金申领金额有以下规定:
1、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
2、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
3、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4、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5、失业金的标准按失业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的40%确定,最高不超过当地最高工资标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
符合以下情况停止享受失业保险:
1、失业人重新就业的;
2、应征服兵役的;
3、移居境外的;
4、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5、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训的。
失业登记需要到本人持相关材料至本人户口所在地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审批办理。需要的相关材料有:
1、到社保局领取失业证申请表,并进行填写;
2、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
3、一寸免冠照片两张;
4、毕业证书复印件。把这些证件办齐后,就可以将档案交到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办,即可成功登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条例》第八条
省、自治区可以建立失业保险调剂金。
失业保险调剂金以统筹地区依法应当征收的失业保险费为基数,按照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筹集。
统筹地区的失业保险基金不敷使用时,由失业保险调剂金调剂、地方财政补贴。
失业保险调剂金的筹集、调剂使用以及地方财政补贴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
广州失业金发放时间
广州失业金发放时间为每个月的15日,广州领失业金的流程具体如下:
1、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关系15日内将失业名单报备社保局,并出具劳动关系解除证明;办理报备中用人单位需要向社保局递交四种材料,并加盖单位公章:
(1)单位出具的解聘通知书和相关档案材料。
(2)社保局统一格式4联式,失业证明。
(3)社保局统一格式一式两份,失业登表。
(4)社保局统一格式一份,公司致社保局例行公文。
2、失业后60日内,符合领取失业金的当事人需要准备好个人身份证、劳动关系解除证明、失业登记证明、银行卡,携带资料前往当地社保中心提交资料,等待审核。领取失业金的条件具体有:
(1)不是个人原因失业的;
(2)已办理失业登记的;
(3)有再就业要求的;
(4)愿意接受再就业培训的。
3、审核通过后,即可等待失业金的发放,并按照各地通知,参加对应再就业的培训;
4、失业人员凭单证到指定银行按月领取失业保险金。
法律依据:《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
失业金次月发放当月医保谁交
222人看过
-
当月养老金是发放到当月还是次月?
74人看过
-
南宁失业补助金是一次性发放还是按月进行发放
135人看过
-
失业金如何发放?每月领还是一次性领?
451人看过
-
失业金就发放了一个月
429人看过
-
人社局部分失业保险金是按月发放还是按季发放
500人看过
再就业培训是指对有过一次工作经历的职工失业或下岗后,对其进行的从事职业所必须的职业指导、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训。再就业培训是帮助劳动者提高再就业能力,从而尽快实现再就业的重要措施。... 更多>
-
失业金次月发放当月医保谁交浙江在线咨询 2024-03-29领失业金期间医保社保无需缴纳。有关政策规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金期间可以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也不计作缴费年限。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两年,在这两年时间里,有条件的也可以自愿缴费,连续计算缴费年限。
-
失业金是一次性发放还是按月领取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11失业金一般是按月领取的。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
6个月失业补助金是一次性发放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04参加失业保险的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以及按照省级人民政府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的其他单位人员失业后,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金应每个月领取。 《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 第七条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应填写《失业保险金申领表》,并出示下列证明材料: (一)本人身份证明; (二)所在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 (三)失业登记; (四)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