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诈骗犯罪中非法占有目该如何认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31 21:22:46 363 人看过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金融诈骗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同时强调,“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00: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占有相关文章
  • 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如何认定
    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认定方式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一、把人推倒法医鉴定轻伤,算是故意伤害吗不一定算故意伤害。如果推倒他人的行为具有主观上的犯罪故意,且推倒这个行为与伤害后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则构成故意伤害。所谓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刑法》因果关系,是指犯罪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合乎规律的联系。二、抢劫银行需要判多久抢劫银行是抢劫罪的一个加重情节,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是指行为人侵入银行或者其
    2023-04-11
    446人看过
  • 如何证明金融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对于金融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实务界多以推定的方式来证明,然而,推定是一种典型的返溯的、从果到因的思考范式,存在诸多疑问。首先,推定在方法论上先天不足,即一个结果的出现是由于多个原因引起,而推定却将这个结果归因于一种原因。其次,推定极易陷入结果归责的泥潭。再次,责任与行为同在的原则要求非法占有目的只有出现在行为时才有效,然而,推定只能解决有或没有的问题,却无法解决何时有的疑问。综上可见,推定是一种较为粗糙的证明方法。面对这些疑惑,笔者认为,一方面,不能因为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明存在困难就否定该要素的必要性,也不能通过证明方式上的选择间接地排除该要素。另一方面,推定是司法实践中证明非法占有目的不得已的方法,如果把对非法占有目的证成的任务完全由司法推定来承担,显然其将不堪重负。笔者认为,对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明应综合施策,实现程序和实体,立法和司法之间的相互支援,从而达到司法有效推定的目的。具体来说,
    2023-04-22
    282人看过
  • 诈骗罪如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
    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属于主观方面的内容,在司法实践中采用推定的方式来认定。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案件工作座谈会上形成的会议纪要对金融犯罪案件中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作了明确的规定,此规定虽然是针对金融诈骗案件,实际上对于普通诈骗和合同诈骗也可以参照适用。上述纪要规定:根据司法实践,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一)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二)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三)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四)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七)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一、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仅限于公私财物,
    2023-02-22
    70人看过
  • 诈骗罪如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印发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对金融诈骗案件中如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作了归纳总结:“根据司法实践,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但是,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时候,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这虽然是针对金融诈骗罪的归纳,对于其他诈骗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也有重要意义。2010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
    2023-04-30
    344人看过
  • 如何认定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属于主观方面的内容,在司法实践中采用推定的方式来认定。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案件工作座谈会上形成的会议纪要对金融犯罪案件中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作了明确的规定,此规定虽然是针对金融诈骗案件,实际上对于普通诈骗和合同诈骗也可以参照适用。上述纪要规定:根据司法实践,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但是,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时候,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单纯以财产
    2023-04-23
    82人看过
  • 诈骗罪如何认定有非法占有目的
    根据司法实践,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情形有哪些呢非法占有为目的八种情形:(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四)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二、信用卡诈骗的立案标准本罪的立
    2023-03-09
    307人看过
换一批
#物权
北京
律师推荐
    #物权 知识导航
    展开
    #占有
    词条

    占有指占有人对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实际控制。占有人可以是依法有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如根据租赁合同在租期内占有对方交付的租赁物。 占有人也可能是无权占有他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如借他人的物品,过期不还。占有人不知道自己是无权占有的,为善意占有;明... 更多>

    #占有
    相关咨询
    • 如何认定诈骗犯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07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 如何认定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目的”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1-13
      根据司法实践,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
    • 如何认定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为目的,如何认定集资诈骗犯罪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9
      1,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行为人恶意排除权利人的占有,将他人的财物作为自己的所有物进行支配。2,在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当从以下方面做出认定:(1)行为人的资产状况。以行为人在集资时和案发时的资产状况进行比对,以分析其在集资时是否“明知自己无归还能力”。(2)行为人的集资缘由,是否有真实合法的集资项目和资金需要。(3)行为人对集资款的处置情况,集资款项是否主要用于了集资方实际的生产经营
    • 诈骗罪如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1-14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印发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对金融诈骗案件中如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作了归纳总结:“根据司法实践,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
    • 合同诈骗罪中如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2-02
      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认定方式是行为人实施合同诈骗时主观上就具有非法将他人财产据为己有的目的。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就构成合同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