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土地实行永佃权好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8 10:33:41 326 人看过

我们国家现在的土地制度,有两种所有制形式,一种是国家所有制,一种是农民集体所有制。其中农民集体所有制,界定的产权不清晰,带来了很多问题。

既然宪法规定,农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它就应该包含土地的使用、交易、处置和收益的全部权利。现在的问题是,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并没有体现出全部权利来,只体现了一部分权利,对农民主要体现在使用权上,对集体主要体现在发包权上。因为按照我们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建设。有了这个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无论是耕地还是集体建设用地,都必须征为国有才能出让,农民只能得到最高不超过农地常年产值30倍的补偿。因此就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说,给农民30年的补偿,一年按每亩500元的纯收入来计算,补30年才补1.5万元。这样一亩地被从农民手里征为国有后,一转手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农民为这个问题意见非常大,上访得非常多,这是很突出的一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表面上是农民和当地政府以及开发商的矛盾,实际上是我们的土地制度有问题,是我们的《土地管理法》和《土地承包法》的相关法规规定让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有空子可钻,有利益激励。根本问题就出在农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这个制度上。

我想,立法应该有长期性、延续性和稳定性,应该名实相符,也就是说,既然是集体所有,就应该是实际上的集体所有,既然不能实际上归集体所有,就不如取消这个制度。

我个人认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应该取消,因为它是从苏联拷贝来的一种政治制度,是加在国家和农民之间的一条虚空制度。从历史上看,从法理基础上看,公权利都是私权利的让渡,而不是对私权利的剥夺。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我们国家的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强迫之下产生的,1958年土地入社时,其实是剥夺了农民的土地;从法理上看,既然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国家为什么又给集体制定一个30年的承包期呢?既然立法确立的30年不是农民集体的本意,也就没有法理基础,可以说这30年承包期的规定是违情悖理的。因此,现行的农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应该废止。国家应该重新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明确土地的产权。

农民的土地实行永佃权好

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土地不适宜搞私有化,适宜搞永佃权。因为土地私有化包含了地面资产和地下资产,而现在的农村大体上是人均等份地承包土地,地上资产私有容易,地下资产私有难。永佃权既明确了土地的所有权永久归于国家,又明确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永远给农民,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可以出租、转让,也可以用于非农建设。英国的土地制度就是永佃制,我认为应该借鉴。如果这样确定,去掉集体所有权的土地制度,明确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拥有永佃权,这样政府对土地的管理就会弱化,农民自己对土地的爱护就会强化,对耕地的保护和生态环境投资的重视会从下向上形成。同时,土地的使用和流转也会活起来,对国家富强、农民致富都有莫大好处。

农民的出路在于非农业

现代发达国家财富的分配比例,农业第一产业大约占5%,15%的财富在工业和加工业领域,80%的财富是在流通服务领域,也就是在第三产业产生。现在我国已经转向了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正在向现代化国家发展,可八九亿农民还在围绕着这5%的财富打转,这是没有出路的。有的学者担心,土地实行永佃权以后,或者土地私有化以后,农村会出现土地兼并,出现大地主。我觉得这种担心大可不必。

一则,我们不怕城市出现资本家,而且资本家越大越好,为什么我们会怕农村出现大地主呢?这是一种惯性思维;二则,实际上在现代社会,只有傻瓜才去当大地主,聪明人会当农业资本家或者农业企业家。比如我有2000多亩土地,它每年给我的贡献、收益,只有十万或者几十万元,但是我的加工业和服务业却能赚几百万上千万。所以,农业资本家或者农业的企业家们会以土地为基础,重点开辟的是加工业和第三产业,而加工业和第三产业才是农民的出路,也就是农民就业致富的地方。

无论如何,农民离开土地,向第二产业尤其是向第三产业转移,这是一个趋势,而且是一个必然。我们应该顺应这个潮流,而不应该再人为地因为担心农民失去土地而阻挠这个历史潮流。认为农民失去土地会没事干,是不切合实际的,是杞人忧天变成了杞人忧地。我们只有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去经营农村,把开发区的政策给予农村,农村就会活起来,富裕起来,就会自然地形成若干个小城镇。农村小城镇的建设,不仅不会使耕地减少,相反会使农民集中,会使空心村重新变为耕地,当然,最重要的,是大部分农民会失去农民的身份,自主择业,农民会快乐富裕起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02: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永佃权相关文章
  • 农民能拥有永久的土地租赁权吗
    土地国有化后,在土地制度安排上要解决好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为了使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真正稳定下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必须将农民土地产权界定为一项完整的用益物权。建议采用国际通行规则赋予农民永久租赁权,即在国有土地的基础上建立国家与农民的永久租赁关系。首先,家庭承包的“契约”和中央一再强调的“长治久安”、“30年不变”,既不规范,也不放心。”“合同”是指“合同到期后另行安排”,“合同期限到底有多长?”时隔30年,如何才能指望这种不明确的“产权制度”有效率?这启示我们,必须赋予农民永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真正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只有在土地抵押等难以操作的情况下,才能变得不难,只有农民拿到了产权,才能完整。第二,永久租赁权作为一种用益物权,已被世界市场经济国家广泛采用。它是现代法律的规范制定和重要内容。它是一种以支付租赁费为代价,在他人土地上永久耕种或放牧牲畜的权利。
    2023-05-08
    424人看过
  • 农村实行土地流转能给农民带来哪些好处
    一、有利于资本进入农村,通过大规模收购或租用土地,进行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二、农民的土地可以变成资本。这使得离开农村去城镇务工或经商的农民通过转让土地获得补偿,有利于他们在城市安家立业。对于继续留在农村的农民,他们可以通过土地承包权入股农业企业,取得土地租金与分红收入。三、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随着农民的土地和宅基地流通权问题得到解决,一部分农民将离开农村,转变为城市人口,并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提供充足、低廉的劳动力。四、农村宅基地改造为耕地、扩大耕地面积。农村现有的宅基地一般占地较多,随着农民转移到城市,宅基地可以改造为耕地,这会缓解耕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五、随着农民搬迁到城镇,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会推动房产、交通、医疗、教育及其他配套生活设施的建设,可以继续确保经济高速发展。
    2023-04-30
    322人看过
  • 如何用好《农村土地承包法》切实维护农民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是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而制定的法规。所谓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是不准许买卖的。农村土地承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的,不得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当然,
    2023-04-16
    203人看过
  • 农民的土地确权,确权了有何好处?
    农村土地确权已经快接近尾声,但是许多人还高不明白为什么要确权,农民土地确权了有何好处?在当前的农村土地改革中,土地的增值趋势是显而易见的,不少人想从中分到一杯羹都没有办法,而对于有地农民来讲,只需要现在把土地确权工作做好了,今后的这些土地福利就可以直接享受到,又何乐而不为呢?具体来讲,土地确权之后,农民可以享受许多好处,比如:1.土地抵押贷款有了凭证先就你所关心的贷款问题来讲,现在部分试点区域已经展开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宅基地抵押贷款,从国家的政策走向来看,全国范围普及只是时间问题,但是贷款的前提就是你得有确权之后的凭证啊,不然银行也不敢接受你的贷款申请。2.土地流转更方便,有收益保障有了确权证,在土地流转中效率就会高很多,双方只要核对确权证然后按照上面的面积来签合同就好,可以避免很多纠纷,流转起来方便,而且如果出现对方违约的情况,农民可以持确权证和流转合同依法维权。3.土征地补
    2023-04-16
    173人看过
  • 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是永久的吗
    一、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是永久的吗农村土地不可以永久使用。比如通过家庭承包的方式取得的耕地、林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承包期限的限制。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第二十一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前款规定的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届满后依照前款规定相应延长。二、农民耕地使用权是否可以永久拥有?1.农民耕地使用不可以超过法定的30年,林地不超过70年,农民对土地不是拥有永久使用权的,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承包期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2.《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
    2023-03-23
    330人看过
  • 土地确权对农民有什么好处
    土地确权明确了“还权赋能”的核心理念,不但要把农村集体土地的农户使用权、经营权还给农民,而且要把由此派生出来的转让权,也还给农民,并赋予农民产权以更为全面和多样的权能。最关键的是能贷款。以前咱农民贷款很不方便,因为没有可以认定的抵押物,只能用联保等方式,而且贷款额度也不大。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2023-04-14
    382人看过
换一批
#物权
北京
律师推荐
    #物权 知识导航
    展开
    #永佃权
    相关咨询
    • 土地确权对农民的好处?
      重庆在线咨询 2021-05-30
      土地确权其实确定的是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说白了就是农村土地是集体的,土地生产经营权是农民个人的,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这次土地确权明确了“还权赋能”的核心理念,不但要把农村集体土地的农户使用权、经营权还给农民,而且要把由此派生出来的转让权,也还给农民,并赋予农民产权以更为全面和多样的权能。最关键的是能贷款。以前咱农民贷款很不方便,因为没有可以认定的抵押物,只能用联保等方式,而且贷款额度
    • 农民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是否永久性的
      山西在线咨询 2021-06-01
      1、农民对土地不是拥有永久使用权的,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依法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第一百二十五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
    • 农民个人土地使用权是永久的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1-06-18
      1、农村土地的使用权不是永久拥有的,只限于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并且耕地不可以超过法定的30年,林地不超过70年。因此,与农村村委会达成协议得到一块地的使用权50年,在法定的30年内的部分有效,超过部分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其法律依据是《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
    • 农村实行土地流转能给农民带来哪些好处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16
      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在土地流转实践中,必须要求各地区原原本本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大跃进,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特别要防止一些工商资本到农村介入土地流转后搞非农建设、影响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等问题。要注意完善土地承包法律法规、落实支持粮食生产政策、健全
    • 农民可以购买土地永久使用权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20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