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关系能否成立共同共有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7 16:21:26 480 人看过

同居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一般是按共有财产处理的,所以同居关系期间取得的房屋,可以成立共同共有的。

夫妻共同共有财产分割原则

(一)、男女平等原则。男女平等原则既反映在法律规范中,又是人民法院处理婚姻家庭案件的办案指南。该原则体现在离婚财产分割上,就是夫妻双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平等地承担共同债务的义务;

(二)、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这里的“照顾”,既可以在财产份额上给予女方适当多分,也可以在财产种类上将某项生活特别需要的财产,比如住房,分配给女方。毕竟从习惯势力上、从传统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障碍上、从妇女的家务负担、生理特点上讲,离婚后一般妇女在寻找工作和谋生能力上也较男子要弱,更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同时,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不能列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三)、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在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时,不应损害财产效用、性能和经济价值。在对共同财产中的生产资料进行分割时,应尽可能分给需要该生产资料、能更好发挥该生产资料效用的一方;在对共同财产中的生活资料进行分割时,要尽量满足个人从事专业或职业需要,以发挥物的使用价值。不可分物按实际需要和有利发挥效用原则归一方所有,分得方应依公平原则,按离婚时的实际价值给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四)、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不得把属于国家、集体和他人所有的财产当作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名义损害他人合法利益;

(五)、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毁损、灭失的,另一方不予补偿。这是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符合夫妻关系和婚姻生活本质的要求,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22日 03: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共同共有相关文章
  • 如何分割同居关系的共同财产
    同居关系法律并未禁止,同居期间的所得完全凭意思自治,简单来说就是收入分配自行约定,法律并无强行规定。因共同生产、生活形成的债权、债务为共同的债权、债务。可以确定份额的,依份额享有和承担。依据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1条的规定,解除同居关系时,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在同居期间,借款人只要是为了同居双方的共同利益,目的是为了同居生活的需要并用于同居生活、生产经营,不管是以双方名义还是以一方名义与他人建立的债务关系,均应视为同居期间的共同之债。《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夫妻个人财产】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2023-05-01
    498人看过
  •  如何确定共同居住的关系?
    同居关系是指男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持续稳定共同生活,不以夫妻名义与他人生活。根据题目所给的四个改写方式,同居关系的认定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双方共同生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以及双方不以夫妻名义与他人生活。因此,同居关系的判断需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双方必须持续稳定的共同生活,双方不以夫妻名义与他人生活。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改写方式:1.确定同居关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a.双方必须持续稳定的共同生活;b.双方不以夫妻名义与他人生活;c.双方未在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因此不是合法夫妻关系。2.同居关系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a.双方共同生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b.双方不以夫妻名义与他人生活。3.同居关系的判断需要满足以下两个前提条件:a.双方必须持续稳定的共同生活;b.双方不以夫妻名义与他人生活。4.判断是否构成同居关系,需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a.双方是否持续稳定的共同生活;b.双方是否以夫妻名义与他人生
    2023-09-05
    210人看过
  • 共同居住在非夫妻关系中
    非夫妻关系能同住。但是,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或者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是非婚同居的行为,是违法的行为。非法同居是指男女双方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种同居行为。在生活中,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男女双方在没有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下仅仅凭借双方父母的主持下所操办的结婚典礼就开始共同生活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在城市地区则表现为以恋爱掩盖下的同居生活的形式,当然也包括一些已婚男女与配偶外的异性共同生活居住的现象。总之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是非法同居。关于同住关系的认定成为“同住人”应符合三个条件:1、“同住人”应当在被拆迁房屋处有常住户口。目前,房屋拆迁补偿实现了从按人口补偿安置,向按被拆除房屋市场价补偿安置的转变。据此,公安机关对房屋拆迁地区的户口管理规定,也作了相应的调整,新核发拆迁许可证基地内的常住户口,
    2023-07-18
    365人看过
  • 共同共有需要是家庭关系吗
    共同共有,是指每个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共同共有一般是基于共同生活、共同劳动而产生,如夫妻共同共有、家庭共同共有等。共同共有财产的使用、处分应当由全体共有人协商一致。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共同共有财产关系一般发生在互有特殊身份关系的当事人之间,较为典型的是基于夫妻关系而发生的夫妻共同财产关系,以及个人合伙和企业之间的联营,也会出现共同共有财产的形式。一、共同共有的类型(一)夫妻共有财产夫妻是一种人身关系。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共有,另有约定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家庭共有财产家庭成员相互之间,也是人身关系,是一定范围内的亲属关系。不能把亲属关系都当成家庭关系。如张某与其妻、子一同居住,其父、母单独居住。张某的家庭成员就只有3个人,而不是5个人。家庭共有财产,属于家庭成员共同共有的财
    2023-03-03
    416人看过
  • 未成年人共同犯罪能否成立
    未成年是有可能构成共同犯罪的,但前提是未成年人已达到刑事责任年龄。首先,如果未成年人未满14周岁,不能构成共同犯罪,相关刑事责任由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承担。其次,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在实施八种严重暴力犯罪时,才能构成共同犯罪。八种严重暴力犯罪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最后,未成年人已满16周岁的,可构成共同犯罪。一、未成年杀人的实质未成年人杀人构成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此类未成年人犯罪只对法律规定的八种情形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承担责任,对其他类型的犯罪只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二是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此类未成年人应当对自己实施的一切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二、17岁打架轻伤怎么判1
    2023-06-26
    280人看过
  • 撤销合同后居间关系是否成立
    撤销合同以后居间关系仍然是成立的。居间人应当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未促成合同成立的,可以按照约定请求委托人支付从事中介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一、合同上没有中介机构盖章有效吗?需要根据具体的协议内容来确定的。居间合同,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在民法理论上,居间合同又称为中介合同或者中介服务合同。向他方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的一方为居间人,接受他方所提供的订约机会并支付报酬的一方为委托人。二、中介有哪些义务中介有以下义务,具体为:1、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媒介;2、为委托人利益提供中介服务;3、促进合同成立,不得要求报酬;4、中介人应当如实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事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介合同是中介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中
    2023-02-14
    310人看过
  • 故意内容不同能否成立共同犯罪?
    故意内容不同而同时实施犯罪的,可能是共同犯罪。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共同故意犯罪,并不需要主观方面具有相同的故意内容,只需要共同故意实行犯罪行为,则构成共同犯罪。因此,故意内容不同也可能构成共同犯罪。犯罪的故意内容不同该不同的罪过内容能够决定行为性质不同,如甲乙共同用木棍打击丙,甲出于杀人的故意,而乙仅出于伤害的故意,结果由于甲打击丙的要害部位而导致丙死亡,此时二人所有共同的行为,但由于没有共同犯罪故意而不构成共犯关系,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该罪过内容的不同并不足以影响行为定性,则可以构成共同犯罪,如一方出于直接杀人故意,另一方面为间接故意,二人共同实施杀人行为的,可以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2023-08-03
    388人看过
  • 同居关系需要夫妻共同财产继承吗
    同居关系并没有形成法定继承关系,一般是不能相互继承财产的。在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同居关系的男女双方没有经过婚姻登记,没有形成法律上的婚姻关系,除有遗嘱外,一般是没有相互继承权的。解除同居关系需要公证吗解除同居关系不是必须要进行公证。如果双方均同意解除同居关系,并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协议的,可以签订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该协议书对双方都具有法律效力。所以,不进行公证也可解除同居关系。《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
    2023-07-31
    263人看过
  • 解读共同共有人对内外部关系
    共同共有人的权利,及于共有物的全部。共有人按照约定管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如果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某个或者某些共有人有权代表全体共有人管理共有财产时,则该共有人可以依法或者依合同对共有财产进行管理。例如,家庭共有财产的管理可以由家庭成员中推举出一人为之,而不必由全体家庭成员共同进行。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共同共有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对于共有物的管理费用及其他费用的负担,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共同共有人共同负担。因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产生的债权债务,在对外关系上,共有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第三人知道共有人不具有连带债权债务关系的除外;在共有人内部关系上,除共有人另有约定外,共同共有人共
    2023-06-08
    386人看过
  • 同居关系解除后共同财产怎样分割
    同居关系解除后共同财产按双方所占有的财产份额进行分割,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可以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判决。如果是个人所有的财产归该所有人,不予分割。一、同居关系财产分割的诉讼时效同居关系财产分割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同居关系解除子女归谁双方均无配偶之间的同居期间生的孩子和婚生孩子是一样的,其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解除同居关系,孩子归谁具体看孩子的情况、父母的情况而定。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属于哺
    2023-02-14
    190人看过
  • 认定同居关系是否成立的基准点
    所谓非法同居,是指男女双方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非法同居的认定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情形,符合其中一种,即可认定为非法同居。1.双方均有配偶者的非法同居;2.有配偶者的一方与没有配偶者的一方之间的非法同居;3.双方均没有配偶者之间的非法同居。什么是非法同居非法同居是指男女双方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种同居行为。这种现象是一种违法行为,是不受我国法律保护的。虽然这是非法的,但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仍大量存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法相关司法解释对这方面的规范很少,仅简单的称其为非法行为不予保护,它忽略了这种现象在中国存在的现实性和一定的合理性,尤其对弱者的权利保护乏力,立法者并未完全将其纳入法律轨道,不能不说是我国现行婚姻制度的缺陷。非法同居与合法婚姻关系相对而言,简单说就是在没有办理正式结婚登记手续前的男女共同居住生活。在生活中,
    2023-07-03
    479人看过
  • 解除同居关系时同居期间产生共有财产如何分割
    同居期间产生共有财产协商分割。从理论上讲,作为一种民事行为,法律意义上的同居,可分为婚内同居和非婚同居。非婚同居比较复杂,按不同的标准可作不同的分类:以同居的男女双方是否有配偶为标准可分为一方、双方有配偶的同居和双方无配偶的同居;以同居主体是否以夫妻名义为标准可分为以夫妻名义的同居和不以夫妻名义的同居。一方或双方有配偶的同居,不管是否以夫妻名义,均破坏了一夫一妻制的我国民法典律制度,既是《民法典》所禁止的行为,也是道德所不允许的行为,构成重婚的,还应追究刑事责任。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从现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定来看,非婚同居关系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仅仅是一种事实。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可见,如果当事人只是要求法院解除同居关系的“名分”,法院是不受理的,因为同居关系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关系。实际上,男女双方在同居中发生纠纷的往往是
    2023-04-17
    453人看过
  • 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的联系
    一、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的联系作为共有关系的两种形式,按份共有与共同共有具有一些相同点:两者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项财产享有所有权和共同承担相应的义务,共有人的权利都基于共有物的全部。但两者又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产生的依据不同。房屋的共同共有根据共同关系产生,以某种共同关系的存在作为发生的必要条例。例如,以夫妻关系存在为必要条件,以家庭关系存在为必要条件,以合伙关系存在为必要条件。而按份共有则不需要这个前提条件,只需要共有人的共同意志而发生。2、享有权利的范围不同。在共同共有中,共有的房屋是不分份额的,共有人对共有的房屋平等地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只要有共同关系存在,就不能划分各共有人的房产份额。只有在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才可以对共有房产进行分额,确定自己的份额。例如,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购买的一套四房两厅商品房,就不能划分哪间房是丈夫的,哪间房是妻子的。假如夫妻离婚,即可依
    2023-06-08
    408人看过
  • 共同居住与共同共有是一样的吗
    共同居住与共同共有肯定是不同的,共同居住指的是生活方式,共同拥有是指对财产的拥有权,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共同居住是非法同居吗共同居住不一定是非法同居。非法同居,是指男女双方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种同居行为。法律概念1、同居是指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而公开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2、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这是典型的同居关系。3、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即重婚同居。4、公开的同居关系之外又与他人公开同居生活,即二重同居。共同共有的内部和外部关系是怎样1、概念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基于一定的共同关系对于同一标的物之全部,不分份额地、平等地享有所有权。2、特征(1)共同共有是不分份额的共有。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各共有人对共有物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没有份额之分。(2)共同共有的发生以
    2023-06-12
    196人看过
换一批
#物权
北京
律师推荐
    #物权 知识导航
    展开

    共同共有,是指每个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共同共有一般是基于共同生活、共同劳动而产生,如夫妻共同共有、家庭共同共有等。共同共有财产的使用、处分应当由全体共有人协商一致。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 更多>

    #共同共有
    相关咨询
    • 同居关系的财产能成立共同共有吗,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10
      民法典规定同居关系能成立共同共有。首先,同居期间双方有共同购置的财产或有共同经营所得的收入,解除同居关系后则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即按照双方的出资份额、所作贡献等公平合理地予以分割。 但是如果双方财产混同,无法确认各自出资比例的,则对双方共有财产进行均等分割。 《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七条,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组织、个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九条,共同共有人对共
    • 民法中同居关系属于共同共有关系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3-11-07
      能。同居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一般是按共有财产处理的,所以同居关系期间取得的房屋,可以成立共同共有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
    • 同居关系财产归共有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25
      民法典规定同居关系能成立共同共有。首先,同居期间双方有共同购置的财产或有共同经营所得的收入,解除同居关系后则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即按照双方的出资份额、所作贡献等公平合理地予以分割。 但是如果双方财产混同,无法确认各自出资比例的,则对双方共有财产进行均等分割。 《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七条,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组织、个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九条,共同共有人对共
    • 同居关系是否能构成诈骗罪?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08
      同居关系中有诈骗罪,同居关系中有诈骗罪的,符合立案标准的有诈骗罪。
    • 子女之间能否形成同居关系
      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31
      同居关系不能形成继子女。由于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可以根据婚姻关系建立,男女同居未依法登记,不具有婚姻效力,因此不能建立继子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