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43条规定,可以设定质权的有七种权利,包括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以下这些权利可以设定质权:(一)汇票、本票、支票;(二)债券、存款单;(三)仓单、提单;(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六)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民法中可设定质权的权利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财产可以出质。其中,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财产包括: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将其出质的权利或者动产的抵押权自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时起设立。
这段话阐述了可以设定质权的权利范围,包括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基金份额、股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应收账款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同时指出,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财产可以出质,并且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将其出质的权利或者动产的抵押权自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时起设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四十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
(一)汇票、本票、支票;
(二)债券、存款单;
(三)仓单、提单;
(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六)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
探讨法律案件中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及其权利
423人看过
-
民法基本原则的定义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22人看过
-
民法中哪些情形下质权是其取得的所有权
97人看过
-
知识产权在民法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共同权利
186人看过
-
商业银行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
413人看过
-
公示物权原则的内涵及其在财产法律制度中的地位
400人看过
质权是指债权人为了担保债权的实现,占有债务人或第三人移交的动产或权利,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价款优先受偿。作为担保物权的一种,质权具有从属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和优先受偿性。... 更多>
-
撤销权在法律中的权利及其影响范围海南在线咨询 2025-01-12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债权人可以提起撤销权诉讼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放弃债权或转让财产的行为。一旦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该行为,该行为将自始无效。这意味着债权人撤销权行使的效力在于使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处分财产的法律关系归于无效。 具体来说,债务人的诈害行为自始无效后,其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将恢复原有的状态。对于直接受益人,如果诈害行为被撤销,其负有将因无效行为取得的财产返还债务人的义务。而对于转
-
姓名权的法律特征及其法律地位?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15第一,姓名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权。 第二,姓名权的客体是自然人对自己人格的文字标识的专有权。 第三,姓名权的基本义务是不得非法干涉、使用他人的姓名。
-
采光权侵权案件的原告主体及其享有的权利及其享有的权利是怎么样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5二、对采光权主体的认定及其享有的权利 (一)采光权侵权案件的原告主体及其享有的权利采光权纠纷案件的原告应当包括被侵权房屋的所有权人、被侵权公产房屋的承租人、被侵权房屋出售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尚未取得产权证的购房人。采光权侵权案件原告提起诉讼的前提应当是其所有或承租居住的房屋被新建筑物遮挡,导致采光受阻,或不能采光。此外,只有原有采光权利正在或即将受到侵害的,方可成为原告。如果权利人在购买房屋时,
-
抗辩权所代表的权利特征及其本质河北在线咨询 2024-12-141. 抗辩权一般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等。其中,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之间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同时履行。如果一方没有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则另一方可以拒绝履行其义务。 2.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3. 根据《民
-
所涉及的法律关系,购房人享有哪些权利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8一、按揭贷款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按揭贷款所涉及的法律关系一般有:(一)借款人因购房与房地产发展商产生的房屋买卖关系;(二)借款人为支付购房款向银行申请贷款,与贷款银行所发生的借贷关系;(三)借款人(即抵押人)将所购房屋抵押给贷款银行,与贷款银行所产生的抵押关系;(四)房地产开发商作为保证人向银行保证借款人按期清偿贷款,而与银行所产生的保证关系;(五)借款人按银行指定的险种向保险公司购买所购房产的保险,